單子葉植物綱薑亞綱的1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單生不分枝,結一次果或多次果。葉螺旋狀排列,有厚的中肋和多數羽狀平行脈;幼葉芽時呈捲筒狀。花通常為單性,偶有兩性,成1或2列簇生於著色的大苞片內。花序直立,下垂或半下垂。雄花著生於上部的苞片內,雌花(偶為兩性花)著生於下部的苞片內。合生花被片位於外輪,先端具5(3+2)齒或為3深裂成條形,中裂片兩側各有一個小裂片或無小裂片,外側的齒或齒裂具附屬物或無。離生花被片位於內輪,長圓形至近圓形,全緣或具尾尖或具3尖頭,後種種情況時兩側裂片近圓形而中裂片為狹長且具長尖頭。雄蕊5,完全,第6個雄蕊不存在或為較小的退化雄蕊;花絲絲狀;花藥線形,2室,花粉粒表面為規則的疣狀(象腿蕉屬)或為細顆粒狀(地湧金蓮屬、芭蕉屬)。下位子房,3室,每室有多數生於中軸胎座的胚珠。花柱絲狀,柱頭具小裂片或近頭狀。漿果肉質,通常不開裂,3室。種子有厚而硬的外種皮,光滑或具疣;胚直,有豐富的胚乳。染色體基數x=9(象腿蕉屬),10或11,稀7或9(地湧金蓮屬、芭蕉屬)。有3屬60餘種,主要分佈於亞洲及非洲熱帶地區,種數最多的在印度東南亞至泰國地區,其次是印度尼西亞。中國有3屬12種,除1種(芭蕉)可北達秦嶺、淮河露地栽培外,其餘各種均產於西南至東南及臺灣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本科植物喜生於潮濕的溝谷中或水分條件較好的坡地上,海拔一般在1600米以下,以種子及吸莖進行繁殖。花期一年四季,花中富含蜜腺,再加上鮮艷的苞片,一般借蜂及鳥類傳粉,但亦可進行孤雌生殖結出沒有(或有少數的)種子的果實。

  本科植物中經濟價值最大的是栽培的香蕉及芭蕉,品種繁多,據S.T.西蒙茲等人的研究,認為均來源於野生的倫阿蕉及阿加蕉,或為經過選育的本種,或為雜交種,或為2倍體、3倍體和4倍體。香蕉及芭蕉果實做果品或制成芭蕉幹或粉做食物或用以提制酒精。據粗分析,香蕉及芭蕉含水分1.2~1.9%,淀粉74%,蛋白質3.7~4.2%,脂肪0.51%。芭蕉假莖及果皮可喂豬,雄花可作蔬菜,芭蕉幹心可釀酒或制粉,莖皮纖維可作麻,並可織佈(稱蕉葛),葉可包物,提取蠟粉,汁液可作食物防腐劑。蕉麻的假莖可供制作耐海水浸泡的繩纜纖維(馬尼拉麻)。野生種類的芭蕉多用作遺傳育種的原始材料,其中有些種類花苞紅色鮮艷,花序直立,可供觀賞,但其果實及花、嫩心、根頭有毒,不能食用(如指示蕉、阿希蕉等)。地湧金蓮除假莖作豬飼料外,花可入藥,有收斂止血作用,莖汁用於解酒醉及草烏中毒。其他種類如甘蕉假莖煎服可解熱、利尿。

  本科的范圍狹義的理解為含上述3屬的一個科,如J.哈欽森、А.Л.塔赫塔江等人所認為的那樣。廣義的如A.恩格勒的系統將芭蕉科包含3個亞科:①旅人蕉亞科;②芭蕉亞科;③蘭花蕉亞科。總的趨勢認為這3個亞科分立為3個科是比較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