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動物門孢子綱的1屬。寄生於哺乳動物紅細胞裏,蟲體分裂成兩個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梨狀體,成對排列(見圖)。傳染媒介為蜱。

 關於巴倍蟲的生活史,學者們的意見不一。E.W.丹尼斯1932年報道:當蜱吸食瞭有巴倍蟲病的牛血後,病原體隨血液進入腸腔,產生瞭同型配子,經接合後為合子,繼而發育為能動的鐮刀狀動合子,鉆入腸壁,侵入卵中,發育為圓形母孢子;它繼續發育和分裂,產生多核的變形蟲狀動性孢子,進一步發育為許多子孢子。雷根丹茲1936年則認為雙芽巴倍蟲在微小牛蜱中不進行有性生殖,通常隻進行無性生殖。

  許多種巴倍蟲能引起傢畜患病,如雙芽巴倍蟲是引起牛的紅尿熱病和蜱性黑熱病的病原體,患病的牛表現發高熱、食欲喪失、便秘、瀉痢、血尿和貧血,嚴重的可在發病後1個星期死亡,死亡率約達90%。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傳染媒介是環節巨足方頭蜱。犬巴倍蟲通過紅扇頭蜱傳染,可引起使犬致死的惡性黃疸病犬焦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