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微生物學傢,化學傢。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多勒,1895年9月28日卒於巴黎附近的聖克洛德。1839~1842年在貝桑松(Besancon)皇傢學院學習,1843~1846年在巴黎高級師範學校學習,1845年獲碩士士學位,1847年獲博士學位。1849~185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學理學院化學教授;1854~1857年任裡爾大學理學院院長和化學教授;1857~1867年任師范學院的主管行政管理和科學研究的主任。1862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63~1867年兼任巴黎美術學校教授;1867~1874年任巴黎大學化學教授。1867~1888年任高等師范學校生理化學實驗室主任。1882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88~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所長。

  他的科學生涯始於學生時代,1847年他研究酒石酸的旋光性,發現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現象,經過10年研究後提出分子不對稱性理論,開創瞭立體化學研究的途徑。在裡爾他從事發酵、釀造的研究。1857年他發現某些細菌能導致乳酸發酵。他研究酵母的酒精發酵及其他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證明瞭發酵是微生物活動的結果,不同微生物引起不同類型的發酵,創立瞭發酵的生物學理論,也解決瞭當時釀酒業發展中的難題,發展瞭制醋的標準化工藝。他還用實驗證明瞭食物與細菌接觸才導致腐敗,從而否定瞭自然發生說,並建立瞭至今還在使用的消滅酒中雜菌的低溫消毒技術即巴斯德消毒法。他經過5年研究,找出瞭威脅法國養蠶業的“蠶瘟”的病原體蠶微粒子,並提出瞭防治措施。他還研究瞭蠶的軟化病,發現瞭致病的弧菌。1868年他因病身體部分癱瘓,但仍繼續進行研究工作。1877年以後研究瞭人畜的多種傳染病如炭疽病、氣性壞疽、雞霍亂、疔瘡、骨髓炎、產褥感染、豬丹毒和狂犬病等。他成功地分離出並在實驗室中培養瞭炭疽桿菌,研究瞭病原菌的性質。1880年他又分離出雞霍亂菌,並發現弱化的霍亂菌不能致病卻能使雞獲得免疫,根據這一發現,他用經高溫培養弱化瞭的炭疽病菌,對炭疽病試行防治,取得預期效果。對狂犬病的研究是他科學生涯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他將狂犬患者的唾液註射到兔子體中,使兔感染狂犬病後,再將兔的腦和脊髓,制成可供免疫用的弱化疫苗,並於1885年在一個9歲的被患狂犬病的狼咬傷的孩子身上試用,獲得成功。這一研究成果當時被譽為“科學紀錄中最傑出的一項”。巴斯德研究所就在那時籌款建立,最初作為抗狂犬病的研究中心,私人捐贈來自世界各地,捐贈者中包括俄國沙皇、土耳其蘇丹和巴西皇帝。1888年巴斯德研究所正式落成,巴斯德擔任所長,直到他逝世。

  巴斯德一生獲得瞭極大的科學成就,從而獲得多種榮譽和獎勵。1887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永久秘書;1892年巴黎大學為慶祝巴斯德70壽辰舉行瞭盛大的國際性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