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醇醛縮合反應。含α活潑氫原子的醛或酮,在酸或堿的催化下生成β-羥基醛或β-羥基酮的反應。該反應於1872年由C.-A.孚茲首先發現:

<

β羥基醛(酮)在熱、酸(或堿)的作用下極易進一步脫水轉變為αβ-不飽和醛(酮)。所以,羥醛縮合反應的產物實際上往往是αβ-不飽和醛(酮):

  用堿作催化劑的羥醛縮合反應的機理為:

 

  不含α氫原子的醛或酮,例如甲醛、苯甲醛、呋喃甲醛、二苯酮等,均不能發生自身的羥醛縮合反應,但可與另一個含α氫原子的醛或酮發生交叉羥醛縮合反應:

  分子內若含有兩個醛基或酮基,而且這兩個官能團在分子內相隔適當的距離時,可發生分子內的羥醛縮合反應:

  羥醛縮合反應在有機合成中極為有用。它是增長碳鏈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制備脂環化合物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