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Sc,原子序數21,原子量44.95591,屬週期系ⅢB族,為稀土元素之一。

  發現 1871年Д.И.門捷列夫根據他的元素週期律,曾預言“類硼”的存在和性質。1879年瑞典的L.F.尼爾松從矽鈹釔礦和黑稀金礦中分離出鈧的氧化物。元素英文名來源於拉丁文scandia,以紀念發現鈧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的P.T.克萊夫在研究鈧的性質後,確認鈧就是門捷列夫預言的的“類硼”。

  存在 鈧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5×10-4%。主要礦物為鈧釔石。鈧也存在於核裂變產物中。自然界存在的鈧全部為穩定同位素鈧45。

  物理性質 鈧為銀白色金屬,質較軟;熔點1541℃,沸點2831℃,相對密度2.989。鈧有兩種晶體結構:α鈧為六方密堆積(室溫~1335℃);β鈧為體心立方(1335~1541℃)。

  化學性質 鈧的電子構型為(Ar)3d14s2,氧化態為+3。鈧在空氣中較穩定。氧化鈧Sc2O3為白色粉末,易溶於酸中生成相應的鹽,如硫酸鹽、氯化物等。鈧的離子半徑較小(0.73埃),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能力較強,例如它可形成穩定的配位草酸鹽和氟合配合物等。鈧與多種氨羧絡合劑如乙二胺四乙酸生成穩定的螯合物(見螯合作用)。鈧與茜素和苯胂酸等有機試劑生成有色配合物,這個性質被用於鈧的比色分析和光譜分析。

  制法 利用硫酸鈧鉀的難溶性,使鈧與其他稀土元素分離;也可用萃取法分離和提純鈧。金屬鈧由鈣還原氟化鈧或電解氯化鈧制取。

  應用 鈧可用於制造高光效的金屬鹵素燈。鈧的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可作催化劑。在鋯氧陶瓷中摻入氧化鈧,可防止晶形轉變時發生龜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