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物理化學傢。1884年3月24日生於荷蘭馬斯特裡赫特,1966年11月2日卒於美國紐約州伊薩卡。1905年畢業於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電機工程師學位。隨後赴赴慕尼黑大學做A.索末菲的助手,1910年獲博士學位。1911年在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回國,任烏得勒支大學教授。1914~1920年,任格丁根大學實驗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教授。1920年回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實驗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長。1927年去萊比錫大學,任實驗物理所所長。1935年去柏林主持改建威廉皇傢物理研究所。1940年到美國任康奈爾大學化學系主任。1946年加入美國籍,1952年退休。

  德拜一生在物理化學領域開展瞭廣泛的研究。1916年和他的研究生P.謝樂創立瞭 X射線粉末法(德拜-謝樂法),適用於多晶樣品的結構測定。1911年提出瞭分子的偶極矩公式和物質比熱容的立方定律(德拜公式)。1918年和他的助手E.休克爾開始研究強電解質理論,並於1923年成功地得出瞭強電解質溶液的當量電導表達式(德拜-休克爾公式)。1929年提出瞭極性分子理論,確定瞭分子偶極矩的測定方法,為測定分子結構、確定化學鍵的類型提供數據。人們把偶極矩的單位定為德拜。1930年後他致力於光線在溶液中散射的研究,發展瞭測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的技術。

  他因利用偶極矩、X射線和電子衍射法測定分子結構而獲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他一生中獲得過16所大學的名譽學位,成為20多個國傢和地區性科學院的院士,曾獲吉佈斯、尼科爾斯、普裡斯特利等重要獎章。其主要著作收入《德拜全集》(1954)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