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紫膠,是紫膠蟲分泌的一種天然琥珀色樹脂物質。它以紫膠樹脂為主要成分,混合著紫膠色素、紫膠蠟、糖類、蛋白質、鹽類(或其他摻雜物)等物質。

  紫膠樹脂C60H90O5的平均含量為82%,由羥基羧酸的內酯和和交酯構成。羥基羧酸有兩種:①罌子桐酸,其成分為9,10,16-三羥基棕櫚酸 C16H32O5,易溶於低級醇(甲醇、乙醇和異丙醇),但不溶於乙醚、石油醚和二硫化碳,熔點101.5℃;②殼腦酸C15H20O6,為雙羥基二元酸,熔點199.5~201℃。此外,在紫膠樹脂中還可分離出佈醇酸(熔點為54~55℃的結晶酸)、開醇酸(熔點132℃)等酸類。

  紫膠色素有兩種:①水溶性紫膠色酸,在紫膠蟲體中構成紅色液體,可制紅色染料;②紅紫膠素,不溶於水,使紫膠樹脂呈現黃、橙、橙棕等色,熔點314℃,在含堿的水溶液中可被次氯酸鹽漂白或活性炭脫色,是生產漂白膠和脫色膠片的基料。

  紫膠蠟是一種硬蠟,類似巴西棕櫚蠟並曾是其代用品,含量在原膠中為6%~7%,特點是熔點高、硬度大、光亮度好、對溶劑的保持力強和滲透性低。

  從樹枝剝下的原膠,經處理成粒膠後,再經高溫加壓成片膠,舊稱士叻膠。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傢大量生產粒膠和片膠。近年來發現紫膠樹脂的耐油、防水、防潮,耐酸、防腐、防銹和拋光性能,尤其是絕緣性能和熱塑性能極好,粘合力強,已成為電氣、油漆等工業的重要原料。片膠的酒精溶液是一種清漆,廣泛用於木材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