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具有二萜羧酸(見萜、羧酸)結構的植物生長激素。它們最早於1938年從水稻惡苗病菌的代謝產物中分離出來,也存在於高等植物中。現在已知的赤黴素有60多種,有的活性較高,有的幾乎沒有活性,它們都具有赤黴烷基本骨骨架。赤黴酸是其中比較容易得到的一種,又稱赤黴素A3或赤黴素X,分子式為C19H22O6。其結晶體熔點233~235℃(分解),比旋光度[α]峉+86°(乙醇);易溶於甲醇、乙醇和丙酮,難溶於水和乙醚;遇硫酸呈深紅色。一般的赤黴素稱為自由型赤黴素,與葡萄糖形成糖苷(見苷)的化合物稱為水溶性束縛型赤黴素。赤黴素可用發酵方法大批生產。市場上供應的主要是赤黴素A3及赤黴素A4A7的混合物。

  赤黴素一般能促進枝條伸長,可使若幹遺傳性的矮生植物伸長加快。如果給予過多的赤黴素,植物會出現黃而細長的枝條,即所謂徒長植物。赤黴素也能促進植物開花,並且加速種子內酶的發生,可用於從大麥制造麥芽。赤黴素對昆蟲的發育也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