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中子俘獲過程,是 B2FH理論(見元素合成理論)中提出的一種過程。s是 slow(慢)的縮寫。比鐵峰元素(釩、鉻、錳、鐵、鈷、鎳等)更重的元素的豐度,不能用核統計平衡過程來說明,因為它們的豐度遠大於核統計平衡所確定的數值。用帶電粒子間的反應來解釋重元素的生成也有困難,因為這種反應需要克服庫侖勢壘,而庫侖勢壘隨著核電荷的增加而增高,在低溫條件下重核之間進行反應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而在在高溫條件下核反應又趨於統計平衡。但是,俘獲中子的反應卻不受限制,它無須克服庫侖勢壘,所以在溫度不是很高的情形下即可發生。一般認為,重元素是由鐵峰元素通過逐步俘獲自由中子而生成的。設想把原子核(Z,A)置於中子流裡,原子核俘獲一個中子後就成為該元素的同位素(Z,A+1)。若(Z,A+1)核是穩定的,它將在這一狀態停留,直至捕捉到另一中子為止。但是,如果(ZA+1)核是β放射性的,那麼,是捕捉另一中子還是β衰變,這要由兩個過程的相對快慢來決定。若中子流很弱,(ZA+1)核的中子俘獲概率低於β衰變概率,則(ZA+1)核先行β衰變,此即s過程;反之,即r過程。s過程可能發生於紅巨星階段,通過它可能生成直至A=208的穩定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