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的第5個紀,約開始於3.6億年前,結束於2.9億年前。這段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石炭系。石炭系這一名稱首次見於 W.D.科尼比爾《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質報告》(1822)一書。石炭紀是重要的成煤時期,該紀地層上部常含分佈廣泛的工業用煤,可作為識別地層的標誌。

  地層 石炭紀沉積的巖層,在世界上許多地區表現為明顯的二分性,下部以海相灰巖為主,上部以海陸交互相或陸相含煤沉積為主,因此西歐歐和北美均將石炭紀二分。西歐早石炭世沉積的地層稱狄南系,晚石炭世沉積的地層稱西裡西亞系(1964);北美的石炭系由H.S.威廉斯(1891)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系,下部的密西西比系和上部賓夕法尼亞系。俄羅斯地臺和中國華南,海相灰巖沉積連續,海相化石豐富,因此,前蘇聯、中國和日本都曾采用三分,將石炭系劃分為下、中、上3個統。1975年在莫斯科召開的第八屆國際石炭紀地層和地質大會期間,許多國傢的代表提出在國際上統一劃分石炭系為兩個亞系的建議,亞系之下再劃分為統和階。中國自第二屆全國地層會議(1979)以來,有些地質學傢主張中國石炭系二分,下統稱豐寧統,上統稱壺天統。

  由於歷史的原因,國際石炭紀不僅在二分和三分上存在分歧,在石炭紀內部劃分界線上也並不一致。北美密西西比系的上部包括西歐上石炭統下部納繆爾階的 E帶,前蘇聯和中國海相下石炭統的頂部也包含瞭西歐納繆爾階的下部(前蘇聯的謝爾普霍夫階、中國的趙傢山組或擺佐組)。由於北美、前蘇聯、中國的下石炭統頂界均略高於西歐的下石炭統頂界,因此在第十屆國際石炭紀地層和地質大會上(1987年在西班牙召開),石炭紀中界委員會建議將上下石炭統(或亞系)之間的界線劃在真形菊石(Eumorphoceras)(E帶)和似菊石(Homcceras)(H帶)之間,並根據牙形石劃分在雙線顎齒牙形石(Gna-thodusbilineatus)帶和斜顎牙形石(Declinognathodusnoduliferus)帶之間。到目前為止,石炭紀內部還沒有國際上完全統一和適用於各國的階。歐洲各國和前蘇聯共同一致采用的階,隻有下石炭統的杜內階和維憲階,其他各國使用的階名和劃分階的數目並不完全一致(見表)。

中國石炭系主要剖面以及國際對比表

中國下石炭統劃分為巖關階和大塘階,南方海相上石炭統劃分為威寧階和馬平階,北方海陸交互相上石炭統劃分為本溪組和太原組。中國貴州、湘中、新疆天山、甘肅、江蘇寧鎮山等地區海相石炭紀發育連續而完全,早石炭世豐寧統與晚石炭世壺天統分別劃分為不同的組或群。

  生物界 石炭紀的生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海洋熱帶底棲生物繁殖,鈣藻、層孔蟲、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苔蘚蟲可以形成礁體。原生動物有孔蟲在早石炭世晚期發展形成䗴類,它演化迅速,層位穩定,成為石炭、二疊紀的重要分帶化石;晚石炭世䗴類大發展,早期旋壁為三層式,晚期進化為蜂巢層。四射珊瑚在早石炭世仍以雙帶型屬種為主,早石炭世晚期出現復中柱的三帶型,其中柱構造為蛛網形;晚石炭世珊瑚中柱構造比較松散。石炭紀的腕足動物以新興的長身貝類和石燕貝類為主,早石炭紀早期長身貝類個體較小,紋飾簡單;早石炭世晚期長身貝類個體巨大,出現紋飾構造復雜的大戟貝、小戴維斯貝、大長身貝、線紋長身貝等。頭足動物鸚鵡螺類中的珠角石類,在早石炭世基本上滅絕瞭,代之以新發展的菊石類。菊石中具無棱菊石式縫合線的類型隻限於早中泥盆世,具棱菊石式縫合線的類型多為晚古生代。早石炭世菊石縫合線簡單,呈棱菊石式(Goniatitic),它們演化迅速,地質歷程較短;晚石炭世菊石縫合線有腹菊石式(Gastrioceratic),演化較慢。

  石炭紀開始由於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地上的生物也得以迅速發展。陸生植物、昆蟲和脊椎動物的發展,改變瞭泥盆紀時陸地上比較荒蕪的景觀。泥盆紀常見為結構簡單的陸生植物裸蕨類,石炭紀繁盛較高級的石松類、節蕨類和種子厥,在沿海和沼澤地區形成茂密的森林同低矮的灌木,它們與科達類和木賊類構成豐富的成煤物質。隨著陸生植物的大發展,昆蟲開始發生古翅類(Paleoptera),晚石炭世的大型蜻蜓,展翅寬約50~60厘米,創古今昆蟲中身體最大的記錄。石炭紀為兩棲動物大發展時期,它們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成年期水陸兩棲,以肺呼吸,四肢爬行,最常見的是迷齒類(Labyrinthodontia),它們廣泛適應成煤的沼澤環境。最原始的爬行動物,開始出現在晚石炭世,但它們的發展,卻是在二疊紀以後。晚石炭世早期森林環境如圖1。

晚石炭世早斯森林復原圖 a 根座(真蕨植物石松) b 鱗木(真蕨植物石松) c 羊齒植物 d 木賊植物 e 蜻蜓

  生物地理區系 地球上的維管束植物雖然在志留紀已經出現,到晚泥盆世有一定的發展,但尚未發現明顯的植物地理區系。由於陸地的擴大,石炭紀開始第一次出現明顯的植物地理區,根據古植物的資料,石炭、二疊紀可劃分為以下4個植物地理區(圖2):

晚生石炭世-早二疊世古植物地理分區圖(據Meyen,S.V.,1987)

  ①歐美植物區。時限為石炭紀至早二疊世,包括北美、北非、歐洲、小亞細亞和中亞。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僅早、中石炭世植物屬於歐美植物區,更晚時期則屬於華夏植物區。歐美植物區當時以熱帶、亞熱帶潮濕氣候的植物為特征,但晚石炭世晚期開始氣候變為幹燥。

  ②華夏植物區。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早期中國和東南亞仍屬歐美植物區,晚石炭世晚期當著逐漸變幹燥的氣候席卷歐美植物區時,中國及東南亞仍然保持著潮濕的氣候,一直繼續到二疊紀末,形成獨特的大羽羊齒(Gi-gantopteris) 植物群。晚石炭世的華夏植物群雖然仍保留一部分歐美植物區的屬種,但有一系列地方性的屬種發生,到二疊紀時,華夏植物區缺乏歐美常見的美羊齒(Callipteris)、松柏類以及封印木(Sigillaria)。

  ③安加拉植物區。時限為早石炭世至二疊紀,典型地區為西伯利亞通古斯、哈薩克斯坦及其南緣包括蒙古和中國天山-興安地槽以北的廣大地區,安加拉的植物從早石炭世已有發生。安加拉植物區周圍同其他植物地理區之間為中間過渡地區,S.V.梅茵(1987)稱為亞安加拉區,包括前烏拉爾、哈薩克斯坦西部等,這些地區為西伯利亞的植物類型同西歐-北美植物分子混合,該區向東則為西伯利亞和遠東植物群相混合。

  ④岡瓦納植物區。早石炭世的岡瓦納植物發現於南美阿根廷、澳大利亞東部和南亞克什米爾。晚石炭世開始的舌羊齒(Glossopteris)植物群同後來的恒河羊齒(Gangamopteris)植物群為該區特征分子,在地理上包括南美、南非、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亞和南極大陸,中國主要發現於西藏雅魯藏佈江以南。

  海洋無脊椎動物地理分區 海洋氣溫變化並不像陸地顯著,但仍可以劃分出以下動物區系:

  ①特提斯動物區或稱歐亞區。介於歐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之間的古地中海,從中國南部經歐洲西部、非洲北部和中亞也可能包括日本南部及澳大利亞,特點是中維憲期至納繆爾早期腕足類以大長身貝科(Gigantopro-ductidae)、小戴維斯貝科(Daviesiellidae)和大戟貝科(Megachonetidae)廣泛分佈為特征,珊瑚以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郎士德珊瑚(Lonsdaleia)和棚珊瑚(Dibunophyllum)為主。該區還可以劃分一些地方性的分區,例如,中國華南早石炭世除有許多西歐型屬種外,珊瑚和腕足類出現不少地方性的屬種,如假烏拉珊瑚(Pseudouralinia)、貴州珊瑚(Kueichowphyllum)、巖關貝(Yanguania)、始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鰭石燕(Finospirifer)、大塘貝(Datangia)、甘肅貝(Kansuella)和羅城貝(Lochengia)等。

  ②北美-西伯利亞區。包括北美中部和西部。特別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和科迪勒拉(Cordillera)區,西伯利亞庫茲巴斯盆地以及中國北方準噶爾-興安槽區也包括在內。該區早石炭世大長身貝(Gigantoproductus)、小戴維斯貝(Daviesiella)和大戟貝(Megachonetes)稀少或缺失;晚石炭世分喙石燕(Choristites)不發育,珊瑚有顯著的區別,以小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ella)為主。美國科迪勒拉區大長身貝被巨形貝(Titannaria)屬代替。北美密西西比區出現螺旋形的阿基米德苔蘚蟲(Archim-edes)。中國天山以北的北方地槽區早石炭世早期(杜內至維憲初期)動物群顯示同北美-西伯利亞區相似,許多屬種同庫茲巴斯、哈薩克斯坦相同,但從中維憲期以後通過祁連海槽同華南接近,中國南北連成一體。

  ③岡瓦納區或稱古地中海南區。包括南美和澳大利亞、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西藏南部,Levipustula動物群發育在澳大利亞和南美,岡瓦納大陸上阿舍爾期在間冰期發育冷水型雙殼類寬鉸蛤Eurydesma動物群。(見彩圖)

石炭紀植物群示意圖 中國地質博物館供稿

  古地理、古構造及海水進退 早石炭世繼承瞭泥盆紀的海陸分佈格局。自古生代以來陸塊不斷地聚集。石炭紀早期地球上有瞭大陸塊互相靠近,石炭紀末3個陸塊終於形成一個泛大陸。這3個陸塊是:①斯堪的納維亞大陸,包括北美經格陵蘭到西歐;②歐亞大陸,包括東歐和亞洲北部及東部;③岡瓦納古陸,包括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極。前兩個大陸合稱勞亞古陸,但石炭紀時尚未連成一個整體。勞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之間是向東擴展的特提斯海(古地中海)。根據古地磁的資料,石炭紀時的南極中心位於岡瓦納大陸,北極的中心位近西伯利亞,美國大部分、歐洲和亞洲的一部分位於熱帶。石炭紀的構造運動使幾個陸塊的邊緣和相鄰地槽區(如萊茵海西地槽、阿伯拉契亞地槽、烏拉爾地槽、中亞-蒙古地槽等)沉積的巨厚巖層,受到擠壓而褶皺上升,形成島嶼和山系,山系又不斷遭受侵蝕。在地臺區,石炭紀早期廣佈的是淺海,後期逐漸轉變為海陸交互相或陸相成煤環境(見成煤沉積環境)。

  全球性的海平面升降引起頻繁的海進、海退,形成多個沉積旋回。旋回完整的剖面多發育在盆地內部,而海進、海退之間的間斷,常見於盆地邊緣。石炭紀的巨大海進並非持續不斷,往往是一次大的海進,表現為幾個小的脈動。W.H.C.拉姆斯波通(1973,1978,1979)總結英國西北部從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威斯特伐利亞 C期的海進、海退形成的沉積旋回達30多個。他認為早石炭世共有6次大旋回,棚珊瑚(Dibunophyllum)(D1)帶之下有4次,D1帶之上有兩次,大旋回包含有一系列小旋回。大的海進、海退受全球性的海平面升降控制,影響世界上許多地區;而較小的旋回可能受局部地區的構造影響。石炭紀每個旋回具有特征性的巖性和化石群,海進一般表現為各種生物碎屑灰巖,海退表現為鮞狀灰巖、疊層石、蒸發鹽和白雲巖化。大旋回的界線同化石群的變化相一致,生物滅絕於每個旋回的頂部,新生類型發生在次一個旋回的底部附近。各類特征性的生物群最繁榮時期,即發育最好的部位是在大旋回的中上部。因此較大的旋回的界線,基本上是同地層劃分單位(統、階)相吻合。這種海進、海退的特點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有表現,拉姆斯波通(1979)曾經利用他區分的主要海進、海退旋回同英國各地以及比利時、頓巴斯和北美進行過地層對比。

  古氣候與礦產 根據石炭紀的珊瑚礁分佈,可以推斷早石炭世的赤道帶通過北美洲中部,西北歐經黑海穿過中國西北、華南到達印尼和澳洲東部。石炭紀同大陸上的古氣候相適應的是植物地理區系的分佈,歐美植物區和華夏植物區為熱帶、亞熱帶氣候,岡瓦納植物區和安加拉植物區分別代表熱帶以外的南北溫涼氣候區。世界上各地石炭紀的成煤時期早晚也有差別,分別代表各地區的熱帶潮濕氣候,石炭紀的幹旱氣候區僅限於一定的地理分佈,同泥盆紀和二疊紀相比,幹旱面積較小,幹旱氣候同蒸發巖類沉積的分佈相適應,例如亞洲早石炭世從哈薩克斯坦南部經天山伸延至南天山和塔裡木,哈薩克斯坦向東到西伯利亞幹旱氣候一直延續到中石炭世。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石炭紀時高出海面,從石炭紀中晚期開始氣候變冷,冰川活動一直持續到早二疊世,冰期和間冰期沉積在南美、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有廣泛的分佈,在南非南部冰川呈放射狀方向流動。在北半球,僅在西伯利亞東部可能為寒冷幹燥氣候。石炭紀時陸地海岸和沼澤地區氣候溫暖潮濕,形成重要的煤礦,中國華南早石炭世晚期的測水組(湖南)、梓山組(江西)、葉傢塘組(浙江),均含可采煤層。東北、華北和西北的上石炭統,含有重要的煤系。大陸上經過長期剝蝕的地區,往往形成鋁土礦和耐火粘土,中國華北石炭系含有G層鋁土礦和山西式鐵礦,貴州清鎮一帶下石炭統頂部亦含大型鋁土礦。北美晚石炭世蘊藏有油頁巖和石油。中國石炭系也是油氣勘探的重要層位。中國新疆、甘肅、寧夏中部石炭系含有石膏及蒸發巖礦床。石炭紀碳酸鹽巖沉積分佈廣泛,世界各地開采石灰巖和白雲巖作為石灰和水泥的原料。

  

參考書目

楊敬之:中國的石炭系,《全國地層會議學術報告匯編》,科學出版社,北京,1963。

 Yang Shipu,Gao Lianda,Li Xingxue et al.,The Carboniferous of the World,Vol.I,China,pp.11~172,IUGS Publication No.16,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