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比標誌,研究、分析判斷不同地點兩個或兩個以上煤層或煤組相互對應關係的工作。是煤田地質勘探、生產勘探和煤礦開採的基礎地質工作。用於查明煤層層序、厚度及其變化,瞭解煤系和煤層的原生及後生變化,煤質及其變化,進行煤層評價,判斷構造,計算儲量,指導礦井開發生產等。

  煤層對比是以具一定特徵的巖層、煤層、巖性組合、旋回結構或一定動植物化石或化石群的巖層作為標誌進行的。煤層對比方法主要有:①標誌層法。有一定特徵、厚度小、橫向變化化不大的巖層,均可作為標志層。當厚度穩定、結構及成分特征明顯時,煤層本身亦可作為對比標志。標志層按其穩定程度可分為區域性標志層、全區性標志層及局部性標志層3類。標志層法是煤田地質勘探中常用的對比方法。②巖相-旋回特征對比法。在對含煤巖系詳細研究基礎上,選擇測繪一個相-旋回標準剖面。在其他有關剖面上,首先找出若幹個控制性旋回,進而劃分小旋回,逐步與相-旋回標準剖面對比。此種方法多用於海陸交替相含煤巖系。③古生物法。當含煤巖系剖面富含動植物化石時,可根據一定的種屬、具一定特征的動植物化石或一定組合的動植物化石群進行對比。此種方法不能用於啞地層。④微古生物法。含煤巖系中含有介形類、輪藻、牙形石等微體古生物時使用的對比方法。⑤孢粉法。根據含煤巖系中的標準類型孢粉、孢粉組合以及具有特殊孢粉成分的標志層進行對比。此種方法適用於巖漿活動破壞輕微、煤層未受構造強烈破壞、煤化程度較低的煤。⑥煤巖特征對比法。根據煤巖組分、宏觀類型、顯微組分含量及其變化,以及煤層結構等煤的宏觀和微觀特征進行綜合分析,某些特殊夾石層,如粘土巖夾石有時也可作為對比依據。此種方法可靠,使用較多。⑦巖礦特征法。根據巖石的礦物成分、含量變化以及礦物的標型特征進行對比。有時石灰巖不溶殘渣、粘土染色分析結果和不同粘土礦物的百分含量亦可用於對比。此種方法在掩蓋煤田地質勘探工作中有重要意義。⑧微量元素法。對含煤巖系巖層和煤灰中微量元素進行光譜分析,根據微量元素共生組合特征和百分含量進行對比。它是一種輔助方法。但當其他方法達不到預期對比效果時,可作為一種主要方法。⑨結核法。結核在含煤建造中的分佈有一定規律,其特征和含煤性有一定關系,特別是同生結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聚煤條件的指標。因此,可利用結核的物質成分、大小、結構、構造、表面特征、結核與圍巖的分離程度,以及結核系數等特征或統計數據對比巖、煤層。⑩測井曲線法。煤與其他巖石物性上往往有一定差異,因而可以根據測井曲線類型,尋找物性標志層進行煤層或煤組對比。常用的有電阻率曲線、自然電位曲線、密度測井曲線和天然伽馬曲線等。

  進行煤層對比時,除在特定條件下采用單一對比方法外,一般選擇若幹種方法進行綜合對比,以求準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生產實踐中也將產生一些新的對比方法。如中國的“巖石煅燒法”,巖石在一定溫度下煅燒一定時間,因其中有機質被消除,原來顏色相同或相近的巖石則顯示瞭不同特征,進而與標準煅燒樣品比較進行煤層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