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城市邊緣、居民大多為在市內上班的長期月票使用者的類似城市的鄉村聚落,又稱為郊外居住區。它是一種帶有城市性質的村落,即城鄉之間的聚落,位於鄉村或城市邊緣,但沒有通常城市所具有的眾多人口和發達的第二、第三產業。在發達國傢的大城市周圍居住的來自城市的中層階級和長期月票使用者日益增多,改變瞭農村聚落的社會構成和性質。城市化村的出現反映瞭鄉村城市化這一社會變化過程以及城市觀念和生活方式向鄉村區域的擴展。城市化村通常位於鐵路、公路沿線,交通便捷,能提供基本服務和具具有一定的市政基礎設施,但鄉村的景觀或傳統的村莊特色也可以被保護下來。

  城市化村的概念最初由聯邦德國地理學傢G.施瓦茨於1959年提出。他提出的這種類似城市的聚落的概念,改變瞭傳統的將聚落分為城市和鄉村的分類方法。

  城市化村的另一含義為城村,指市中心周圍為新移民建的低租金居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