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鄉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的過程。也有一些學者稱之為城鎮化。這一過程使城市數目增多、各個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擴大,從而不斷提高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城市人口比重增大是城市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城市化本質上是居民由從事農業轉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並向城市集中,以及居民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間組織的演變過程。城市化的進程和特點受生產力發展水準、社會勞動分工的深度和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等多種因素制約。變農村人口為城市人口這一過程雖和城市興起同時出出現,但從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工業革命前與工業革命後的城市性質、規模及其發展特點顯然不同。因此,現代城市化主要指工業革命時期及其以後的城市發展和城市人口集聚的過程。

  城市化機制 一般來說,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所造成的農產品過剩和勞動人口過剩,是城市興起和成長的前提。現代城市化的動力則可概括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形成和集聚。這是由於城市是工業空間集中的理想地域,吸引第二產業在城市中形成和集聚,人口向城市集中,因此工業化成為城市化的基本動力。而城市規模越大、工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城市對於第三產業的吸引力也越大,使得第三產業在城市中集聚和增長,成為現代城市化的又一動力。一個國傢或地區城市化的水平,體現其發展水平。因為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加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而區域經濟水平提高,又促使中心城市的發展。

  城市化類型及測度指標 從空間系列和起源來分析,可將城市化歸納為幾種類型。①向心型和離心型:前者指城市中政府機構、商業服務設施、企業總部以及銀行、報社、電臺等部門具有不斷向市中心集聚的特性;後者指占地多、需要防止災害和污染的企業、垃圾處理廠、傳染病院、火葬場以及監獄等部門具有自市中心向郊區擴散的特性,也稱擴散型城市化。②外延型和飛地型:前者指城市的離心擴展保持與建成區接壤,漸次向外推進;後者指推進過程中出現空間上與建成區不連接的新區的擴展方式。③自力型和他力型:前者指由於城市內部人口增長、規模膨脹造成的城市化;後者指郊區或鄉村土地利用性質因城市擴展至此而發生變化,迅速建起城市性設施的城市化。④景觀型和職能型:前者指城市性用地逐漸覆蓋地域空間的過程,直接創造市區,所以也稱直接城市化;後者是指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促進進化的過程,不能從外觀上直接創造市區,所以也稱間接城市化。此外,還可分為與經濟發展同步的積極型城市化和先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消極型城市化。

  目前確定城市化的指標和測度方法主要有兩種:①主要指標法。選擇對城市化表征意義最強和便於統計的個別指標,來描述城市化水平。以人口比例指標和土地利用狀況指標為主,而城市人口占一個國傢或地區總人口的比例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指標。②復合指標法。選用與城市化有關的多種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對具體城市進行分析時,往往使用不同的指標設計方法。

  城市化表現方式 反映在地域上有城市范圍擴大和城市數目增多兩種方式。①城市范圍擴大。包括:市中心區的城市化,表現為土地利用率高,向地下和高層發展,形成高密度、大能量的中核;中間市區(即市中心和市區邊緣之間的環狀區域)的城市化,表現為填充式發展;外圍市區(主要指近郊區部分)的城市化,表現為城市的交通幹線向外伸展,工業、住宅以及文化教育科研機構等外遷;郊區的城市化,又稱郊區化,主要發生在特大城市周圍,城鄉交錯帶土地利用性質發生變化,一般經歷作物的商品化、勞動的商品化和土地的商品化3個階段,有時可形成衛星城鎮。②城市數目增多。包括:鄉村產業結構發生變化,逐漸具備城市職能;小城鎮的發展;專業城市的發展;海港城市的發展。

  世界城市化概況 城市是在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迄今大致經歷瞭3個階段,即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時期以及現代,與此相應,城市化過程也經歷瞭3個階段。

  ①工業革命前。早期城市包括古代和中世紀的城市,因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農產品有限,城市數目少、規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分佈主要集中在灌溉農業發達、利於農業生產或便於向周圍征收農產品的地帶,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尼羅河下遊、中國北部平原、印度河沿岸、中美洲、中安第斯山及尼日利亞西南部等地。早期城市主要為行政、宗教、軍事或手工業中心,多建有防禦性的城墻。水路運輸發展後,在主要河口、地中海沿岸、中國東南沿海等地興建瞭不少城市。其中如地中海的威尼斯、熱那亞、中國的泉州,都是當時著名的商業貿易中心或重要貿易港。除以行政、軍事為主要職能的城市外,一般規模都不大。這時期內城市人口增長緩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鎮人口才占總人口的3%。

  ②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引起的工業化,加強瞭地域分工,產生大量剩餘農業勞動力,促使工業在地域上集中,吸引人口集中,並促進瞭產品交換。特別是19世紀以來,出現瞭一批以工業和商業經濟職能為主的新城市。加上城市本身人口自然增長,城市人口迅速上升。這一過程始於英國,特別是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1801~1851年的半個世紀裡,英國5000人以上的城鎮從106個增至265個,城鎮人口比重由26%上升至45%。經濟發達的西歐、北美等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十分迅速。至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3.6%。

  ③後工業化時期。20世紀以來的現代城市化是城市發展史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表現出以下主要特點:第一,全世界城市化進程加速。20世紀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高人口自然增長率和經濟迅速發展,大大加快瞭世界城市化的進程。據估計,1925年城市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1%;1950年增為28.7%;1980年增至41.3%,其增長速度超過瞭人口的增長。世界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1950~1970年的20年中,由71個增至157個,1980年達到234個,並出現瞭墨西哥城、聖保羅、紐約、東京、倫敦、上海等上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第二,城市職能朝動態、綜合方向發展。現代城市,特別是綜合性的大城市的各種物質供應量、消耗量與日俱增,聯系范圍、規模日益增大,活動頻率不斷提高,使得城市職能日趨復雜多樣,即有綜合性大城市,也有各種專業性城市。在每個城市中,由於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發展,勞動分工加深,企業對生產性服務提出更多專業化要求,另一方面隨勞動生產率提高,居民個人收入增加,對零售業、飲食業、社會保險、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教育等部門的服務需求增加,使現代城市包括服務、管理、運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門的第三產業不斷加強,朝綜合化方向發展。第三,城市空間組織變化。在城市化早期,由於城市規模不大,地區分工無明顯界限,一般生產區和住宅區毗連。即使有些大城市擁有碼頭、倉庫區,但分工不明顯。現代城市化使大城市內部產生瞭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文教區等較明顯的地域分工,同時各區間的聯系則日益頻繁。近30年來,由於現代化交通發展,城市中心人口集中、用地緊張、環境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和企業逐漸向城市四周擴散,引起市中心人口減少和郊區城市化(即郊區化)。在中心城市周圍建立起瞭衛星城鎮、新的住宅區或工業區,與中心城市組合成城鎮群。此外,由於大城市居住費用高等原因,造成大城市的人口和企業向中小城鎮遷移,形成逆城市化。

  世界城市發展的速度、特點在各國、各地區是有區別的。主要可分為兩類:①較發達地區。根據聯合國1979年的劃分,系指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和蘇聯,這些是現代城市化發展較早、城市人口比重較高的地區,至1985年城市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71.5%,城市人口總數7.9億。但其中各國各地區間差別也相當大。在這些城市化程度高的國傢和地區中,目前發展趨勢是城市化進程減緩;逆城市化和郊區化加速。②發展中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現代城市化開始遲,但速度之快與西歐19世紀時相當。不過發展中地區多數國傢城市化發展與工業化發展不協調。主要因為農村人口多,經濟落後,城市相對繁榮,農村人口為擺脫貧困處境,盲目流入城市。另外,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更加速瞭城市人口急劇上升。至1985年,城市人口比重雖僅占總人口的31.2%(僅南美洲溫帶地區城市人口可達74%),但人口總數已達11.3億,超過瞭較發達地區。

  研究簡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城市化現象日益受到重視,成為許多學科的綜合研究課題。城市地理學對它的研究包括從城市人口增長角度探討世界性城市化趨勢,發展中國傢的城市化問題,城市化機制、類型和過程。70年代以來對發達國傢大城市過密、環境污染和發展中國傢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過高、城市化速度過快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十分重視。城市化研究不僅有助於瞭解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特點,也為尋求不同經濟發展類型的城市化機制、進程和城市發展政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