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度和山脈地形的影響所形成的一種地方氣候。主要影響因素為海拔高度、山脈走向、坡向和地形。山地氣候的主要特點:

  ①大氣壓力按指數律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晴空條件下,無雪蓋的高山白天太陽直接輻射強度和夜間有效輻射強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大。因坡向不同,陽坡和陰坡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並因此影響氣溫和氣流的分佈。

  ②氣溫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氣溫垂直遞減率在一年中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山脈走走向和坡向對氣溫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山脈兩側的氣溫產生差異,並導致不同的氣候現象。陽坡氣溫高,變化大,陰坡氣溫低,變化小。山頂和山坡的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相對較小,而且有秋溫高於春溫的現象,山谷和山間盆地的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相對較大,而且有春溫高於秋溫的現象。

  ③降水量和降水日數隨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在一定高度以上的山地,由於氣流中水汽含量減少,降水量又隨高度增加而減少。降水量達到最大值的高度稱為最大降水高度。坡向對降雨的影響表現為迎風坡雨量多於背風坡。特別是高大山脈兩側,雨量的巨大差異造成植被景觀的很大變化。例如,北美西海岸科迪勒拉山系中南部處於溫帶西風帶,迎風的西側為森林景觀,而背風的東側為荒漠或半荒漠景觀。山地地形也影響降雨量的日變化。一般山脈頂部以日雨為多,而山谷盆地則以夜雨為主。

  ④風速隨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大。山頂、山脊以及峽谷風口處風速大,盆地、谷底和背風處風速小。高山上風速一般夜間大,白天小,午後最小,而山麓、山谷則相反。山地還能產生一些局地環流,如山谷風、佈拉風、焚風、坡風、冰川風等(見地方性風)。

  ⑤在濕度(水汽壓和相對濕度)方面,水氣壓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多數情況下,山地上部因氣溫低、雲霧多,相對濕度高於下部,但冬季高山區也有相反情況,山頂冬季雲霧較少而相對濕度小。山谷和盆地相對濕度日變化大,夜高而晝低,午後最低。山頂相對濕度日變化一般很小。

  

參考書目

 傅抱璞:《山地氣候》,科學出版社,北京,1986。

 M.M.Yoshino,Climate in a Small Area,Universityof Tokyo Press,Tokyo,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