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1913年 4月17日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今常州市),逝於1987年。193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在萊士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學習並兼任教師,1950年獲利物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51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後改為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根據中國原子能事業的總體部署,於1957年他帶領一批年輕科技人員,創建瞭蘭州物理研究室並任主任、研究員。1962年該室與電子研究室合並,成立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後任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78~1983年兼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副院長等職;198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並任常務委員。他又是一位社會活動傢,多次代表國傢出國考察和率領代表團出席國際核物理會議。

  40年代末期,他在英國研究瞭27Al、29Mg、31P 等的(d,p)和(d,α)反應以及d(氘)對27Al的非彈性散射,是當時從事氘的削裂反應的先驅者。回國後,他對中國的粒子加速器(靜電加速器、高壓倍加器、回旋加速器)技術、快中子物理、核物理及其前沿領域──重離子核物理事業的開拓和發展作出瞭貢獻。為瞭取得中國自己的熱核材料的核參數,他對(d,d)、(d,t)反應總截面、對6Li和7Li的非彈性碰撞截面的精密測量,進行瞭指導,達到瞭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為中國核工程研制設備提供瞭可靠的數據。70年代,他組織領導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方案的制定和重離子核物理實驗研究。30多年來,他為中國培養瞭一大批核物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