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的數學傢和天文學傢。1749年3月23日生於諾曼第的博蒙。他父親是農場主。拉普拉斯早年在學校學習時即已顯出數學才能,1767年離傢到巴黎,決定從事數學工作。他受當時著名學者達朗貝爾的賞識,被推薦到軍事學校教書。此後,他他的主要註意力集中在天體力學的研究上面。他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應用到整個太陽系。1773年解決瞭一個當時著名的難題:解釋木星軌道為什麼在不斷收縮,而同時土星軌道又在不斷膨脹。拉普拉斯用數學方法證明(盡管是近似的),行星的軌道大小隻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定理,從此開始瞭太陽系穩定性問題的研究。同年,他成為法國科學院副院士。1784~1785年,他求得天體對其外任一質點的引力分量可以用一個勢函數來表示,這個勢函數滿足一個偏微分方程,即著名的拉普拉斯方程。1785年他被選為科學院院士。他長時間內主要從事大行星運動理論和月球運動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取得大量的重要成果,使得這些天體的運動理論系統化。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1799~1825年出版的五卷十六冊巨著《天體力學》內。這部著作第一次提出瞭天體力學的學科名稱,是經典天體力學的代表作。此外,他在1796年出版的《宇宙體系論》中具體提出瞭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天文學和自然科學發展上起瞭重要作用。拉普拉斯在數學上也有重大貢獻,是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傢之一。1799年他還擔任瞭法國經度局局長,在拿破侖政府中擔任過六個星期的內政部長。1816年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17年任院長。1827年3月5日卒於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