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譯夏萊。法國數學傢。1793年11月15日生於埃佩爾農,1880年12月18日卒於巴黎。1813年在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學習時,發表過關於單葉雙曲面射影作圖的文章。但後來脫離瞭科學,多年經商並致富。直到1837年,他才懷著對幾何思思想發展史的濃厚興趣,寫瞭《幾何方法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概述》這本重要的數學史著作,回到科學上來。1841年他任巴黎綜合工科學校機械工程教授。1846年巴黎大學為他設立高等幾何學講座,不久他便成為法國幾何學派的代表人物,直到87歲去世。

  沙勒利用幾何方法(特征線法)研究確定代數問題的解的個數(1846),開創瞭枚舉幾何學。他最重要的著作《高等幾何教程》(1852),把A.F.麥比烏斯和J.施泰納的工作介紹到法國,由此又傳其他國傢。以沙勒為中心的一批幾何學傢,用射影幾何的方法,特別是利用“迷向”(isotropic)這個概念,論證瞭有關度量的一些幾何問題。在數學史上他還考證出歐幾裡得被丟失的那三卷的內容與射影有關,其中涉及交比的概念。他一貫強調要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觀察數學上的創造,這一觀點是很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