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學傢。1843年9月25日生於伊利諾斯州馬通。1928年11月15日卒於芝加哥。他對地質學固有很深的造詣,但尤為著名的卻是他與美國天文學傢莫爾頓一起提出的太陽系起源“星子說”(又叫“微星說”)。1900年,他們兩人從日全食照片上看到巨大的日面噴出物,由此得到啟發,在二十世紀頭幾年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瞭自己的學說。這種學說認為曾有一恒星運行至太陽附近,其起潮力使太陽上掀起兩股巨潮,匯合成一個圍繞太陽的氣盤,其中的氣體先凝聚為液體,繼而轉化為固體質點,再集集聚成“星子”,成長為行星胎,最後形成行星。這種學說前半部分(恒星-太陽近遇)是災變式的,後半部分(星子凝聚)則是星雲式的。張伯倫和莫爾頓是首先在現代意義的嚴格數理基礎上深入探討太陽系起源的學者,他們的學說如今雖被否定,但在歷史上卻很重要。“星子”這一概念,在現代星雲說中仍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