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符號手段進行資訊交流的過程。是許多學科涉及的課題。例如電腦間的資料交換,生物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談話、謠言的傳播等都可看作是溝通的形式。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的溝通過程,即人們通過各種言語和非言語的形式而交流資訊(如思想、感情、知識等)的過程。蘇聯心理學傢把溝通看成是交往的一個方面,即資訊交流方面,認為應該從人類的共同活動和交往的整體關係中來把握和研究溝通現象。

  20世紀中期,有關溝通的研究出現繁榮。。1948年,C.E.申農發表論文《通信的數學理論》,N.維納出版《控制論》,被看作是全面研究溝通過程的開端。1949年,申農和W.維弗根據他們對通信系統的研究提出瞭第一個較全面的溝通模型,包括信源、轉換器、信道、噪聲源、接受器和信宿6個部分(見人際溝通)。後來,維納又把控制論中的反饋概念引入瞭申農的模型。雖然,申農等人的模型是純技術性的,但由於它能直觀地描繪一切溝通過程的基本環節,具有普遍意義,並顯示瞭用數學和物理學工具精確地模擬和研究溝通過程的情景,因此不少學科紛紛引入這個模型。時至今日,許多學科的溝通研究仍然受它影響。

  社會心理學也從申農信息論的溝通模型中獲得研究人的溝通行為的新視野和新方法。早期社會心理學傢一般是把溝通看成一種線性過程,靜態地研究各種因素的影響。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社會心理學傢開始把溝通看作一種積極的信息交流和加工過程,從而更符合人類溝通的實際。

  社會心理學在采用信息論的觀點研究溝通之後,還出現兩種其他的研究觀點:①交互作用論觀點。認為溝通是人們通過行為、表情或借助工具而共同建立和維持的一種場合,人們在這種場合裡相互作用,相互控制。雖然在交互作用中也有信息的交流,但重要的不是這些信息和行為“意味著什麼”,而是怎樣去組織行為。它重視自我的考慮,認為溝通是通過相互作用發展自我潛能的工具。自我是溝通中意義引伸的最終參照點。②關系論觀點。認為人們所處的社會情境與其說是信息交流和面對面的交互作用發生於其中的環境,還不如說就是溝通現象本身。換句話說,溝通是人們彼此之間以及與他們所處的環境之間共同構成的一種整體的關系系統。因此要研究溝通就必須從一定生態系統中的各種關系出發,研究人與人、人與群體、人與環境等等錯綜復雜的關系,弄清各種關系對溝通的影響。

  信息論觀點、交互作用論觀點和關系論觀點並不是相互矛盾的,它們有密切的聯系,隻不過三者研究溝通過程的角度和重點不同。溝通過程既是信息的交流,也包含著相互作用和各種關系的發展。一般說來,簡單的溝通系統較適合用信息論方法來研究,而復雜的系統則較適合用交互作用論和關系論的方法來研究。

  溝通可分為個人內向溝通,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3種。個人內向溝通指個人內心的思考和自問自答。社會心理學研究較多的是後面兩種,因為它們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義。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的區別在於:人際溝通指個人對個人的信息交流過程,往往是面對面的,溝通的雙方能直接對對方產生反應;大眾溝通則指通過大眾媒介而進行的信息交流過程,由於大眾媒介往往具有距離遠和發散性的特點,收信的一方一般不能直接對發信方產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