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甲科的1種。鑽蛀性害蟲,為害稻穀、小麥、玉米、大米、高粱等多種儲糧,以及麵粉、油料、植物性藥材等倉儲物。是中國儲糧的頭號害蟲,也是世界性的重要儲糧害蟲。世界性分佈。中國各省(區)均有分佈,惟新疆尚無記錄。

  體長2.9~4.2毫米。體暗褐色,鞘翅常有4個橙紅色橢圓形斑(見圖)。喙長,除端部外,密被細刻點。觸角位於喙基部之前,柄節長,索節6節,觸角棒節間縫不明顯。前胸背板前端縮窄,後端約等於鞘翅之寬,背面刻點圓形,沿中線刻刻點多於20個。鞘翅行間窄於行紋刻點。前胸和鞘翅刻點上均有一短鱗毛。後翅發達,能飛。雄蟲陽莖背面有兩縱溝,雌蟲“Y”字形骨片兩臂較尖。1年發生1代至數代,因地區而異。既能在倉內繁殖,也能飛到田間繁殖。耐寒力、耐饑力、產卵力均較強,發育速度較快。

  米象也是重要儲糧害蟲,與玉米象外形極相似。主要區別在於米象陽莖背面無縱溝,雌蟲“Y”字形骨片兩臂鈍圓。米象的前胸和鞘翅較瘦,前胸沿中線刻點少於20個,體長通常小於3毫米。主要為害稻谷、花生等;隻在倉內繁殖;耐寒力、耐饑力、產卵力較弱,發育較慢。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北緯27°以南地區。

  谷象也是重要的儲糧害蟲,其危害與玉米象、米象相似。分佈僅限於新疆和甘肅,是重要的植檢對象。谷象前胸刻點稀,橢圓形,鞘翅無斑點,後翅退化,不能飛,體長2.8~3.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