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也有草本或藤本。莖、葉的幼嫩部分常有星狀毛,樹皮富於纖維。葉互生,單葉,有托葉,稀為掌狀複葉。花序腋生,稀頂生,由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稀為單生花。花單性或兩性,萼片或多或少合生,每朵花有花瓣5片,有些種類為單被花;雄蕊的花絲常合生成管狀,常有5枚退化雄蕊與雄蕊群互生,花藥2室;雌蕊的基部常有伸長的子房柄。果實多為蒴果或蓇葖果,每朵花常可結成數個分果,也有少數種類為核果。花粉形態多型,以3溝孔類類型的屬占多數。大多數屬的花粉表面有網狀紋飾,並在大網眼內還有不規則的近網狀紋飾或瘤狀紋飾;花粉的外形從長球形逐漸演變為球形或扁球形,外萌發孔縮短變窄甚至消失。染色體基數x=8,10為最普遍;翅子樹屬有x=19的。有68屬約1100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個別種可分佈到溫帶。中國有22屬89種,分佈以雲南為最盛,其次為廣東及廣西,貴州、四川、福建、臺灣也有,范圍一般不超過長江以北,並以北回歸線以南最多,隻有梧桐可栽培至華北和西北地區。梭羅樹屬以中國為分佈中心。

  梧桐 又名青桐,原產於中國中部或西南部,人工栽培作庭園觀賞樹木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落葉喬木,樹皮綠色且光滑,葉大,掌狀3~7裂。花單性,淡黃綠色,排成頂生的圓錐花序。梧桐的木材輕軟,為制樂器的良材,樹皮的纖維可造紙和編繩,種子炒熟後可食,果實和種子可藥用。

  可拉 又名可樂,常綠喬木,原產非洲熱帶,中國海南東南部有栽培,種子含可可堿和咖啡堿等,制成飲料有興奮神經和克服疲勞的作用,亦供藥用。可配制成“可口可樂”汽水、可樂酒和可樂巧克力糖等。

  蘋婆 果成熟時鮮紅色,開裂後露出黑褐色的種子,有如鳥眼,故又名鳳眼果。常綠喬木,產於中國南部、印度和中南半島等地。種子圓球形,煮熟後味如栗子,可食。

  梧桐科植物的莖皮富於纖維,可作麻袋、繩索和造紙的原料。可可為世界三大飲料植物之一,它的種子為做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原料,富於營養,中國的海南、臺灣和雲南南部有栽培。火繩樹屬在中國有5種,均為紫膠蟲的良好寄主。紫膠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絨毛蘋婆的樹幹上割取的梧桐膠用於食品、紡織、醫藥等工業。胖大海的種子藥用,治咽喉炎、喉痛、扁桃腺炎等癥,廣東、海南、廣西有栽培,也可做觀賞樹木。半楓荷、山芝麻等亦可藥用。梧桐、午時花等為庭園觀賞植物。

  梧桐科的形態性狀與椴樹科、錦葵科及木棉科關系密切。J.哈欽森認為它是以椴樹科同一個進化幹派生出來,但其分佈區更多在熱帶。А.Л.塔赫塔江等認為梧桐科是從第綸桃目(Dilleniales)發生,又與大戟科在系統進化上有一定聯系。此外,R.佈朗把梧桐科分為兩個科,即刺果藤科(Byttneriaceae)和梧桐科,但從花部的比較形態來衡量,近代學者多主張應歸為一個科。

  中國梧桐科植物包括栽培的有22屬86種,包含在9個族內,即①當比亞族:平當樹屬(Paradombeya),梅藍屬(Melhania),午時花屬(Pentapetes);②咸孟尼族(Hermnniee):馬松子屬(Melochia),蛇婆子屬(Wal-theria);③毛瓣木族:滇桐屬(Craigia);④刺果藤族:山麻樹屬(Commersonia),刺果藤屬(Byltnevia);⑤可可族:昂天蓮屬(Abroma),可可屬(Theobroma);⑥火繩樹族:火繩樹屬(Eriolaena); ⑦ 山芝麻族:翅子樹屬(Pterospermum),山芝麻屬(Helicteres),鷓鴣麻屬(Kleinhovia),梭羅樹屬;⑧蘋婆族:蘋婆屬(Stereulia),翅蘋婆屬(Pte-rygota),梧桐屬(Firmiana),火桐屬(Erythropsis)(見彩圖),胖大海屬(Scaphium),可拉屬(Cola);⑨達裡木族:銀葉樹屬(Heritiera)。

火桐,梧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