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有花植物中較為進化的一群,草木、灌木或小喬木。葉常為單葉,極少為複葉。花單生、簇生或聚傘花序,花為5基數,輻射對稱,極少兩側對稱,有時第5枚雄蕊退化,子房由2心皮合生而成,2心皮偏斜。漿果或蒴果;種子胚乳豐富,肉質;胚彎曲成鉤狀、環狀或螺旋狀捲曲,位於周邊而埋藏在胚乳中,若胚直立則位於中軸位上。約85屬3000餘種。廣泛分佈於全世界溫帶及熱帶地區,南美洲為最大的分佈中心,種類最多。中國有24屬105種,全國普遍分佈,但以南部亞熱帶及熱帶地地區種類較多。

  本科許多植物具有較大的經濟意義,除於著名的辣椒、馬鈴薯、番茄、煙草外,還有許多種類有藥用價值。如寧夏枸杞原產中國北部,現廣泛栽培,尤以寧夏和天津地區栽培最多。栽培類型可呈小喬木狀;葉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花萼通常2中裂,花冠裂片無緣毛,紅色漿果是良好的滋補藥,中藥稱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肝補腎、益精明目的作用;含甜菜堿(betaine)、酸漿紅色素(physalein)、隱黃尿圜(cryptoxanthin)、β-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枸杞,全國普遍分佈,為多棘刺灌木,葉卵形或卵狀菱形,花萼通常3中裂或4~5齒裂,花冠裂片密生緣毛。藥用效能與寧夏枸杞相近,品質稍差;顛茄,原產歐洲南部和中部,中國有引種;草本,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花單生,花冠筒狀鐘形,淡紫色,5淺裂,裂片向外反折;漿果球形紫黑色;根和葉含莨菪堿(hyos-cyamine)、阿托品、東莨菪堿(scopoliamine)、顛茄堿(belladonin)等;葉作鎮痙及鎮痛藥,根治盜汗,並有散瞳的效能。

  本科中原產中國的含莨菪烷類生物堿的植物很多,如賽莨菪屬、山莨菪屬、天篷子屬、馬尿泡屬、天仙子屬、泡囊草屬、茄參屬和曼陀羅屬等,有的種含樟柳堿(anisodine)和紅土豆堿(bellaradine)。其中含量較高、資源較豐富的種類有:山莨菪,特產青海、甘肅、西藏東部和雲南西北部,生長在海拔2800~4200米的山坡;多年生草本,葉片矩圓形或狹矩圓狀卵形,全緣或具1~3對粗齒,兩面無毛,花單生,花冠鐘狀或鐘狀漏鬥形,紫色或暗紫色,果實球形,被宿存的果萼包圍,果萼的肋和網脈明顯隆起,果梗挺直。馬尿泡,中國西部高原的特有種,產甘肅、青海、西藏和四川,生於海拔3200~5000米的砂礫地及幹旱草原;根粗壯,肉質,葉密集生於短縮莖頂端,鏟形;總花梗具1~3朵花腋生,花萼筒狀鐘形,花冠筒狀漏鬥形,筒部紫色,簷部黃色,雄蕊花絲極短,插生在花冠喉部;朔果球形,包藏在極增大的橢圓形或卵形的萼內。天仙子(見彩圖),分佈於中國北部和西南部,生於山坡、路旁及河岸沙地,草地,全體被粘性腺毛。莖生葉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基部半抱莖,花單生葉腋,在莖上端聚集成蠍尾式總狀花序,花冠黃色而脈紋紫色,花萼在果時增大成壇狀而包圍蒴果,種子淡黃棕色,在中藥中稱天仙子,有鎮痙、止痛之效。曼陀羅世界廣佈,中國各地都有分佈,常生於住宅旁、路邊或草地;草本或半灌木狀;葉廣卵形,有波狀淺裂;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花萼筒狀,有5棱,花冠漏鬥狀,白色或淡紫色;蒴果卵形,有針刺。全珠有毒。適量有鎮靜、鎮痛、麻醉的功能。

天仙子,茄科

  在中國分佈普遍、經濟價值較大的植物還有:掛金燈,常生於田野、溝邊或山坡草地;草本;花單生,白色,果時花萼增大成卵形,橙色或火紅色,甚為美麗,所以又叫“錦燈籠”、“紅姑娘”;果紅色,味酸甜,可生食或制果醬,含枸櫞酸及微量植物堿;果萼入藥,有清熱、化痰、利尿的功效。龍葵,廣佈歐洲、亞洲和美洲,喜生田邊、荒地及村莊附近;草本,葉卵形,蠍尾式聚傘花序有3~10朵花,花冠白色,漿果球形、紫黑色;全株入藥,有散瘀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茄,原產亞洲熱帶,現世界普遍栽培,經過長期人工培育變異極大,果實形狀有長有圓,顏色有白有紫;除果實作蔬菜外,根、莖和葉藥用,作收斂劑,有利尿之效。本科常見的觀賞植物有碧冬茄,是一個雜交種,花的顏色多變,有白色和紫色,花冠有各式脈紋,世界各國普遍引種,中國各城市公園中多有栽培;一年生草本,有腺毛,葉卵形,全緣,花單生葉腋,花萼5深裂,花冠漏鬥狀,筒部向上漸擴大,簷部開展,有折壁,蒴果2瓣裂,每瓣頂端又2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