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科杧果屬的1種,分佈於中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通常栽培,也有逸為野生。原產印度、中南半島、斯裡蘭卡,現全球熱帶地區已廣為栽培,並培育出百餘個品種。

  常綠喬木,樹冠圓球形;樹皮厚,黃色,具樹脂。單葉互生,全緣。圓錐花序寬大,頂生,被柔毛,分枝開展,多花密集,花小,雜性,花梗具關節;花萼4~5裂;花瓣4~5,具3~5條棕褐色突起脈紋;花盤肉質,5淺裂;雄蕊僅1枚發育,退化雄蕊3~4,具花藥原基或缺;子房上位,花花柱偏於一側。核果大,腎形,壓扁,中果皮肉質,黃色,果核大(見圖)。

  生長於熱帶低山、溝谷或疏林中,要求光照充足、高溫高濕、氣溫年差不大、無霜凍、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條件。由於花序多花,而雄蕊僅1枚發育,在自然條件下,授粉和結實率較低。杧果為熱帶著名水果,多汁味甜美,富含維生素,可生食,亦可制罐頭、果醬或鹽漬調味、釀酒。果皮和果核入藥。葉和樹皮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堅硬,耐海水,適於作造船和車輛板料。樹冠球形,鬱閉度大,為熱帶優良的庭園和行道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