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分子生物學傢。1916年6月8日生於北安普敦,1937年獲倫敦大學學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英國海軍製造磁性水雷的工作。1947~1949年至劍橋斯特蘭奇韋斯實驗室工作。1949~1953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物物理學實驗室工作。在此期間和J.D.沃森合作,提出瞭著名的DNA雙螺旋學說。1953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1953~1954年去美國佈魯克林工業學院工作。以後回到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1976年去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任研究教授,主要從事腦的研究。

  克裡克和同事提出瞭“三聯密碼”的看法,即遺傳密碼由3個核苷酸組成,3個核苷酸可以轉譯成一個氨基酸。此外,他還從立體化學的角度提出瞭“擺動假說”,指出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結合時,密碼子的第一和第二兩個核苷酸和反密碼子的第三和第二兩個核苷酸嚴格按照沃森-克裡克堿基配對的規則結合,但密碼子的第三個核苷酸和反密碼子的第一個核苷酸之間的結合則可有一定的“自由”,如尿嘧啶核苷(U)除可和腺嘌呤核苷(A)配對外,還可和鳥嘌呤核苷(G)配對,鳥嘌呤核苷除和胞嘧啶核苷(C)配對外,還可和尿嘧啶核苷配對,而次黃嘌呤核苷(I)則和胞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或腺嘌呤核苷均可配對。

  因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學說,他和J.D.沃森及M.H.F.威爾金斯一起,獲得瞭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英國皇傢學會會員,著有《分子和人》等。他還獲得瞭許多科學獎和不少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