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索動物亞門的1綱。通稱海鞘,形似壺狀或囊狀,因被有纖維質鞘而得名。為固著性動物,廣佈於各海洋,常見附著於巖石、碼頭的木樁、船底、海藻上或埋於淺海的泥沙中。有單體海鞘,也有無性出芽生殖而成的群體海鞘。

  附著種類的成體以一端固著於附著基上。遊離端有入水孔(口孔)和出水孔(排泄孔)。2孔周圍都有括約肌控制孔的開閉。體壁最外層的被囊是由表皮分泌而成,被囊內部體壁的柔軟部稱為外套膜。外套膜和被囊層的內面含有肌內纖維。體壁內部為排排泄腔或圍鰓腔。此腔很大,包圍著咽部,外由排泄孔通於外界,內由鰓裂通於咽腔。肛門、生殖孔即開在此腔。

  由入水孔進入寬廣的咽部,咽部前端進口處有柔軟的觸手環。咽腔又名鰓室。咽寬大,呈囊狀,壁上貫穿許多鰓裂,與鰓腔相通。鰓裂上有許多纖毛,由於纖毛的作用,水從鰓室經鰓裂流出圍鰓腔以進行呼吸,咽和外套膜相連處一側為腹面,咽腔內腹面的正中線有1條縱行的溝,稱為內柱。內柱的上皮細胞有纖毛,也能分泌粘液,把食物送到食道口。內柱前端為圍咽纖毛帶。內柱相對的背中線也有1溝,稱為背舌。漏鬥形的食道位於內柱的後端,下連囊狀胃,胃以下為腸。腸略盤曲。肛門開於圍鰓腔內。胃壁上有消化腺。在消化管的腹側,胃的附近有1小腔,稱圍心腔,其中有簡單的心臟。肌纖維收縮引起圍心腔收縮,間接使心臟收縮,而產生血流,血流在組織間的血竇中流動。循環的方向是沿咽的腹面流向前方,通過鰓裂,成為背血竇,由此再回歸心臟。血液無色。在成體的入水孔和出水孔之間的外套中,有1個小形的神經節,亦稱腦。在幼蟲期,尾部脊索的背面有延長形的管狀神經索。神經節的腹面有一腺質體,稱為神經下腺,作用不明。腸的彎曲部附近有一囊狀塊,並無特殊的輸出管,在內面常發現尿酸等。

  海鞘為雌雄同體,精巢和卵巢位於腸環間,卵巢呈球狀。精巢大而分葉。精巢的形狀和分葉數的多少是分類的根據。輸精管和輸卵管與腸並行向前伸,開孔於肛門附近的圍鰓腔中。除有性生殖外,還有無性出芽生殖。無性生殖的結果往往形成群體。本綱動物無世代交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