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形目鮭亞目茴魚科茴魚屬的1種,又名斑鱒子。體形長而側扁。吻鈍而短,上下頜各有1列細齒。眼大。鱗細小,排列很密。背鰭長且高,呈旗狀,背緣圓凸;脂鰭小,位於臀鰭基後段上方;雄體的背、臀鰭較雌體為大。體背部黑紫色,體側上方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生殖期色彩鮮豔;成魚體側有許多大紅色斑點,背鰭上有2~4條縱列的紅褐色斑點;幼魚體側在側線上方有一列大斑點。分佈於亞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河流中。有許多地理種群。中國有3亞種:黑龍江茴魚,產於黑龍江流域,北極茴魚(見圖),產於額額爾齊斯河流域;鴨綠江茴魚產於鴨綠江上遊。

  為冷水性山溪棲居的魚類。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遊,冬季即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主食動物性餌料,多在夜間攝食。夏季在淺水處捕食水生昆蟲或落在水面上的陸生昆蟲以及毛翅目昆蟲、搖蚊等,亦食些杜父魚和甲殼類動物。

  黑龍江茴魚產卵期較早,約在4月末至5月初,產卵場為清澈而湍急的底質為砂礫的水域中。性成熟年齡為2~7冬齡。懷卵量5000~10000粒,卵粘性,常附著在河底的砂礫上。1冬齡魚約94毫米,2冬齡魚約164毫米,3冬齡魚約189毫米,4冬齡魚約240毫米。為名貴的食用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