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形目雉科竹雞屬的1種。又名普通竹雞,竹鷓雞,泥滑滑,雞頭骨。僅分佈於東洋界。體長約290毫米。上體黃橄欖褐色;上背帶灰而具栗色斑紋;兩翅和尾等與上體略同,翅上的內側覆羽和飛羽滿佈以大形的栗褐色塊斑;眉紋藍灰;頭和頸的兩側以及頦、喉等均栗紅色;胸藍灰,延伸到兩肩成頸圈狀;腹和兩脅均棕色,先濃後淡,兩脅密雜以黑褐色小塊斑。眼淡褐色;嘴褐色;腳和趾黃褐色。雄鳥腳上有距。

  棲息於山嶽的灌叢、草地或叢林中。晝出夜伏,夜間宿於竹林林或杉樹上。喜隱伏,飛行力不強。鳴聲響亮。啄食雜草種子、嫩芽、柔葉、谷粒,以及蝗蟲、蝗蝻、螞蟻、白蟻和蠕蟲。繁殖期由3月末至8月。巢築於灌叢、草堆、樹木或竹林下的地面凹陷處,以草、葉等構成。每窩產卵7~12枚,乳脂色、淡褐色或淡黃色,雜以棕色或灰色小斑點。孵化期為17~18天。孵出後幾天,幼鳥就能飛行。竹雞是中國特產的一種獵禽,在南方常可見到。肉味鮮美,為上等野味。雄鳥在繁殖期好鬥,因而常被飼作為鬥禽。

  灰胸竹雞在中國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和臺灣亞種(B.t.sonorivox)。前者頭和頸的兩側栗紅色,後者暗灰色。前者終年留居長江以南地區,北抵陜西南部,1919年引入日本,現分佈很廣,後者僅限於臺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