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的1目。包括2科36屬約114種。因喉部具吸盤而得名。體型一般較小,少數種類體型較大,體長16~300毫米。體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頭大,甚平扁。眼小或中大(見圖)。

口中大,能伸縮,口裂伸達眼中部下方。唇較厚,下唇有時分為對稱排列的皮褶。牙小,錐形,絨毛狀或三叉形形。鰓孔大,前鰓蓋骨和方骨間具孔,前鰓蓋骨後部尖。鰓3或3½個。鰓蓋膜與鰓峽不連或相連。假鰓常存在。後顳骨連於顱骨。體光滑無鱗。頭部粘液孔發達,體側側線孔不明顯。背鰭和臀鰭無鰭棘,全由鰭條組成;背鰭常位於尾部,有時和尾鰭相連;臀鰭和背鰭同形,相對;胸部具一由匙骨和後匙骨支持的吸盤,吸盤圓形或橢圓形,由部分胸鰭和腹鰭組成,分前、後兩部,腹鰭位於吸盤後部的兩側;尾鰭一般圓形。無鰾。脊椎骨25~54個。頭、體具暗色條紋或斑塊。

  為暖水性和溫水性近岸底層魚類。廣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熱帶和溫帶暖流地區,有些種類可到達高緯度海區,個別種類生活於中美洲江河中。生活於淺海潮間帶,也有棲於河口,或進入淡水。行動遲緩,大部分時間以吸盤吸附於巖石、貝殼、海藻上,以防海浪及潮汐沖走,或隱匿於海濱礫石間。主要攝食甲殼類和軟體動物。卵一般具粘性,粘附於巖石和海藻上。生活力強,常離水不死。具保護色。

  中國臺灣北部及東北部有黃喉盤魚、寬頭喉盤魚及小喉盤魚,產於蘇澳等巖礁區。粗喉盤魚為本目代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