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蚊科的一種。原產地一說是幼發拉底河流域,一說是南高加索。主要隨寄主植物的莖稈而遠距離傳播。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傳入北美。現已廣佈世界各地,中國新疆與蘇聯交界地區有分佈。

  幼蟲為害小麥、大麥、黑麥。其他寄主有燕麥、鵝冠草、匍匐龍牙草、加拿大報堿草等。在葉面淺凹處產卵。幼蟲孵化後一般鑽入接近地面的第一片葉鞘內,但不鑽入葉鞘組織和莖稈內。幼蟲銼傷麥稈吸食流出的汁液。小麥早期受害後生長受阻,植株葉片變暗綠色或青綠色,顯著粗短,心葉葉變黃或缺,抗寒能力降低。在分蘗前,幼蟲鉆入幼苗主莖部為害,常造成植株死亡。麥苗於拔節到抽穗前被害時,在幼蟲吸食處形成白斑,莖壁變薄,莖稈彎曲,易引起倒伏,嚴重影響產量。

  成蟲體形如小蚊。雌蟲體長約3毫米。觸角黃褐色,由17節組成,長度超過體長的1/3,具有直立短毛,基部兩節較其他節粗兩倍。胸部黑色,有灰色折光,背中區有2條稀疏的白毛。自頸側沿胸部下方到翅基有一淡紅色不規則條紋或斑紋。小盾片黑色,具有黑毛。腹部褐色,其他各節背板兩側各具有一大方形黑斑點。產卵管由3節組成,淡紅色,末節端部為褐色。足淡紅色。翅基部粉紅色,被有黑色毛。雄蟲體較雌蟲短1/3,約2毫米。觸角17節,長為體長的2/3。下顎須4節,第1節為不規則圓錐形,第2節近四邊形,第3節較細,比第2節長1/3,第4節約為第3節長度的2倍。腹部近於黑色,末節淡粉紅色,具有一對褐色抱器,生殖器官位於其中。生殖器結構有助於近緣種的鑒定。

  卵長圓柱形,長0.4~0.5毫米,長徑約為寬徑的6倍。卵初產時透明,有紅色斑點,後變為紅褐色。卵產於葉面縱溝內,縱向排列,如果卵密集成對,狀如小麥銹病的斑點。

  老熟幼蟲體長約4毫米,由13節組成,第1節為頭部,2~4節為胸部,其後9節為腹部。幼蟲的主要鑒別特征是位於胸部第1節的胸骨片的形狀。

  蛹為圍蛹,栗褐色,外被偽繭,形似亞麻種子。雌蛹一般長4毫米,不足4毫米的為雄蟲。頭部和胸部色深,額上有堅硬的鋸齒。

  1年發生2~5代。歐洲一般3代,蘇聯大部分地區僅1代。以老熟幼蟲在偽繭內越冬,有時在前茬根叢內過冬,也有在自生麥苗或野生禾本科植物上過冬。次年春天在偽繭內化蛹。第1代成蟲在4~5月間出現。成蟲壽命僅5~7天。交配後1小時即可產卵,1~2天即可產完。喜在冬小麥或春小麥上產卵。產卵50~500粒。卵期3~12天。幼蟲孵化後鉆入葉鞘內吸食汁液。幼蟲經2~4周老熟,在葉鞘內化蛹。化蛹後到成蟲羽化的時間因溫度而不同:4.4℃為30天,10℃為15天,15.6℃為11天,18.9℃為7天。23.9℃以上不化蛹。1年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兩個世代。喜高溫。氣候不適宜時進入休眠,延期羽化。在成蟲羽化時如果冬小麥不適合幼蟲取食,即於春小麥和大麥上產卵。遇到幹旱,產卵量顯著下降,卵和幼蟲大量死亡。

  檢疫措施:①不從黑森癭蚊發生的區域輸入麥類作物及其稿桿;②在黑森癭蚊發生區加強農業技術措施,在成蟲發生期噴撒化學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