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年度)某地區離婚數與總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計算公式為

若用離婚數與已婚數之比則稱為已婚人口離婚率。計算公式為

>

還有一種較常見的離婚率統計方式,即離婚對數與新婚對數之比。計算公式為

有的學者指出,這兩個數字是不能互相對比的,因為這個系數不能完全確定 婚姻解體的程度。還有的學者認為,最理想的計算離婚率的方式應是該時期的離婚對數與同時期有離婚危機的配偶數之比。此外,還有依照離婚者的年齡或已婚的期間來計算的,分別稱為年齡別離婚率,或婚期別離婚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離婚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979年離婚數為12萬多對,1985年已達45.8萬對,1986年則達到50萬對以上,這種情況已引起瞭社會各界的關註。關於離婚率持續上升的原因,國內學術界主要有3種意見:①離婚率與生產力的發展程度密切相關。認為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婦女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提高,使離婚率呈增長的趨勢。②離婚率上升與生產力發展本身沒有必然的聯系。促成兩性婚姻的結合與離異的根本是兩性感情關系問題,而生產力的發展,為兩性感情的建立創造瞭更多的條件;如果說有聯系的話,那就是工業化為解除無愛情的婚姻提供瞭條件。③導致離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文化大革命”造成整個社會道德水準下降,以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潮的影響,一些人輕率結婚,終致釀成草率離婚。

  對於離婚的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有兩種意見:①由於婦女就業率的增加,核心傢庭日益普遍,人們對傢庭民主化與傢庭幸福的追求不斷增長,離婚率還將有所上升;②生產力的發展有可能使婦女在平等的基礎上解除沒有愛情的婚姻,但也使婦女更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而後者的結果將會大大減少離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