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思想傢譚嗣同的哲學著作。1894~1895年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遭失敗,對譚嗣同的思想震動極大。他“因有見於大化之所趨,風氣之所溺,非守文因舊所能挽回者”,於是積極宣揚變法維新,探求變法理論根據。他說:“非精探性天之大原,不能寫出數千年之禍象,與今日宜掃蕩桎梏沖決網羅之故”。《仁學》是在這種背景下,於1896~1897年間陸續寫成的。書寫出後,譚嗣同曾抄錄副本分別寄給梁啟超和唐才常。譚氏犧牲後,1899年梁、唐分別在日本出版的《清議報》和上海海出版的《亞東時報》上連載發表,以後出版過多種單行本。目前以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由蔡尚思、方行編集的《譚嗣同全集(增訂本)》所收《仁學》校勘最完善。周振甫著《譚嗣同文選註》所收《仁學》有詳細註釋。

  《仁學》全書凡50篇,分為兩卷。前有《自敘》及《仁學界說》27條。《仁學》的思想來源和組成十分混雜,《仁學界說》第25條說:“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學、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仁學》的哲學思想是矛盾的。它既承認物質性的“以太”為宇宙萬物的基礎,又混淆物質與精神的界限,把以太說成是和“仁”相同的東西,從而認為“仁為天地萬物之源”,企圖建立一個唯心主義的“仁學”體系。《仁學》上卷通過闡發“以太”-“仁”-“通”-“平等”的道理,鼓吹“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內外通”、“人我通”,宣傳資產階級平等、民主、自由思想。下卷通過對封建綱常名教、君主專制主義的深刻揭露和激烈抨擊,提出變法維新、改造社會的主張。但卻企圖依靠“心力”(聖人的“仁”心,宗教的“慈悲”心)去普渡眾生,以通向大同社會。

  《仁學》反封建的激進思想,對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產生過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