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傢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意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給仁下定義說:人者“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把仁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是孔子對人類文明和情操的一大貢獻。孔子把仁看得很高,但並不玄遠空虛,他認為隻要主觀努力,作到仁並不難,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為仁由己”,“吾欲仁,斯仁至矣”,“克己複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對仁的內容,還作過這樣的說明:“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孔子對於什麼是不仁也作過解釋,說“巧言令色,鮮於仁”。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包含著對勞動者的寬惠態度,他在解釋為仁的“五者”時說:“寬則得眾”,“惠則足以使人”。這種愛惜勞動者的態度,是孔子“仁”學中的進步因素。孔子認為,仁的核心是立己而立人,“立己”“立人”就必須遵循禮,說“不知禮,無以立。”但孔子對於禮有所損益,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而對於仁,則是“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無終食之間違仁”。他認為離開仁就談不上禮。孔子沒有把知禮和行仁完全等同起來,認為不知禮的人,仍然可以行仁。他說管仲在自己的門前象國君一樣“樹塞門”,在自己的住處設“反坫”是“不知禮”,但認為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舉動最符合仁。

  孟子發揮瞭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系起來,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孟子的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孟子的義,指正路,說:“義,人之正路也。”孟子想通過仁義的說教約束君王和百姓,以達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理想。漢代董仲舒進一步推衍孔孟的思想,明確地把仁和義分別為對己和對人兩個方面,說:“以人安人,以義正我”;“人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比前人更加清楚地論述瞭孔孟關於仁和智的關系。他說:“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也,智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他認為如果沒有遠見卓識,愛人就是盲目的,甚至會造出傷人的結果來;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即使有先見之明,也不會去拯濟別人。在董仲舒看來,仁與智必須並重。這種思想比前人進瞭一步。子貢認為隻有聖人才能做到仁且智。而董仲舒的仁且智,仁智並重則是對一般人說的。董仲舒把仁和智結合在一起,這是對仁的發展。宋代程顥把仁同天地萬物混為一體,近代譚嗣同的《仁學》把仁視為天地萬物的根源。這些論述已經離開瞭孔子關於仁的學說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