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關於立國安邦必須以民眾為根本的政治觀念。其基本點是如何處理君主及其國傢同民眾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是儒傢政治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語出《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

  民為邦本思想在夏朝就已出現。《夏書》的佚文就有“後非眾無與守邦”的說法。隨著夏、商和西周的滅亡,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批諸侯國的滅亡和部分諸侯國的興起,人們越來越看到君主和國傢雖處於統治人民的地位,人民為其所屬,但人民對他們的存亡也有制約作用。孔子指出:““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禮記·緇衣》)。孔子還曾形象地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說。荀子認為“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春秋谷梁傳》則說“民者,君之本也”。民為邦本的思想在以法傢思想為指導的秦王朝遭到摒棄,但通過秦末農民起義和秦王朝的速亡,人們對這一思想進一步加以肯定。西漢的政治傢賈誼不僅重新強調“民者,諸侯之本也”,而且具體指出“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新書·大政》)。唐太宗李世民則從隋亡的教訓中,總結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貞觀政要·君道》)的道理。

  民為邦本的思想反映瞭人們從政治實踐中看到瞭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相互依存關系。這種看法並非認為國傢應以人民為主人,而是為瞭更好地維護以君為主的統治。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出瞭如何正確處理民眾、國傢、君主三者之間的關系問題,對維護君主的統治有重要指導作用,是確定統治方法的重要理論基礎。這種思想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影響較大,曾經成為促進封建盛世形成的指導思想和抑制專制君主暴虐無道、殘害百姓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