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

  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先秦儒傢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字子輿,後人尊稱他為孟子。約周烈王四年(西元前372)生於鄒(今山東鄒縣)。相傳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傢庭貧困,曾受業於孔丘之孫子思。他以孔丘的嫡系傳傳人自詡,立志恢宏儒學。早年開業授徒,成名後,周遊魯、齊、宋、滕、魏諸國。常“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孟子·滕文公下》)。但執政者認為他的學說“遇遠而闊於事情”,終不見用。晚年歸隱故鄉,和弟子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約卒於周郝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孟子》一書集中反映瞭孟軻的思想。

  主要政治思想 孟軻政治思想的要點是:①人性善說。這是孟軻政治思想的哲學基礎。他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人生來都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和恭敬之心,並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②仁政學說。從人性善說出發,孟軻認為,為政者可以而且必須用教化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來治理人民和管理國傢。他主張以德服人,認為隻有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悅誠服,無敵於天下,而以力服人隻能使人貌恭而不心服。仁政的具體措施是:“制民之產”,保證人人都有恒產,以穩定民心;實行井田制度,限制土地兼並;省刑罰、薄稅斂,使近者悅而遠者來。③極力宣傳民本主義。在《孟子》一書中,孟軻以相當的篇幅宣傳重民思想,提出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盡心下》)的命題。他告誡統治者“政在得民”,說“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梁惠王上》)。又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離婁上》)。④主張君臣平等,暴君可誅。孟軻雖然宣傳過君權神授,但不承認絕對君權,認為君臣關系是平等的,臣不應該無條件服從君,而應該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離婁下》)。對於禍國害民的暴君,他認為是可以“誅其君而吊其民”(《梁惠王下》),武王殺瞭殷紂並不是殺瞭一個皇帝,而隻是殺瞭一個暴虐無道的匹夫。⑤重義輕利,主張義然後取。孟軻告誡梁惠王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梁惠王上》)。在其他一些篇章裡,孟軻也有許多崇仁義而抑功利的言論。不過孟軻並不是絕對反對功利,隻是反對不義的功利而已。他說:“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取諸人。”(《萬章上》)

  影響 孟軻在中國古代社會歷史上具有僅次於孔丘的地位,被儒傢後學尊為亞聖。他與孔丘一道奠定瞭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政治思想的基本格調。宋明理學傢繼承瞭孟軻的“內聖”理論,一些進步思想傢則利用民本思想和仁政說抨擊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