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

  中國戰國時期名傢的主要代表人物。姓公孫名龍,戰國末年趙國人,曾在平原君趙勝傢當門客。他善於辯論,力倡“白馬非馬”之說,並與儒傢的孔穿、陰陽傢的鄒衍等人進行過辯論。由於他堅持和創立瞭“堅白相離”的學說,馮友蘭在1932年最最先稱他為“離堅白”派。公孫龍第一個從理論的高度提出瞭正名的原則,對中國古代邏輯的形成起瞭重要的作用。現存的《公孫龍子》一書有6篇論文,集中反映瞭他的哲學和邏輯思想。

  哲學思想 公孫龍在哲學上提出瞭著名的“離堅白”思想。他認為石頭“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因此,堅和白是不能同時屬於石頭的。他進而指出,堅在未與石物結合時,必定獨立地是“堅”並自藏著的;白在未與石物結合時,也必定獨立地是“白”並自藏著的。因此得出結論認為,這樣的“堅”和“白”實際上隻是和石這個物相分離而獨立自藏著的精神實體。但他在《名實論》和《指物論》中卻提出瞭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承認“物”是天地本身及其所形成的萬物,“名”是對實的稱謂;強調“名”必須符合實;肯定“物”是“有”,“指”(相當於“名”)是“無”;認為“物”不是“指”。所以,他的哲學思想具有二元論的傾向。

  在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上,一些邏輯學者認為,公孫龍肯定黃馬、黑馬都是馬,承認個別包含於一般,一般又存在於個別之中。但他通過“白馬非馬”這一命題,強調瞭白馬(個別)與馬(一般)的區別;同時從外延上肯定瞭馬中包括白馬,在內涵上肯定瞭白馬中也有馬形的共性,從而更加明確地揭示瞭個別(白馬)與一般(馬)的辯證關系。也有的學者認為公孫龍是一個徹底的客觀唯心主義者和割裂個別與一般的形而上學的詭辯傢。

  邏輯思想 公孫龍在中國邏輯史上曾第一個提出瞭“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論,強調“彼”之名必須專指彼之實,“此”之名必須專指此之實,這樣的“彼”或“此”之名才能謂之“名正”;否則,“彼”或“此”之名就不能成立。這涉及到“名”必須具有確定性的正名原則。他在《名實論》中初步闡述瞭任何一類具體事物都具有確定的屬性和屬於一個確定范圍的邏輯思想,從而為明確“名”的外延和內涵提供瞭客觀基礎。“白馬非馬”這一命題也在邏輯上揭示瞭種名(白馬)和屬名(馬)的種屬差別和包含關系。

  公孫龍在其《通變論》中,初步提出瞭類同必須俱有(有共同點)、類異必須不俱有(有不同點)和“俱有不必同類”以及“不俱有不必異類”的分類思想。但他在論證“雞三足”、“牛羊足五”等詭辯命題中,卻采用當時在辯者中慣用的一些詭辯手法。他說:“謂雞足一,數足二,二而一故三;謂牛羊足一,數足四,四而一故五”。他用偷換和混淆概念的手法,將抽象的“雞足”、“牛羊足”(“足”之名)混同為具體的“數足”(可數的足),因而得出瞭荒謬的結論。

  

參考書目

 譚戒甫:《公孫龍子形名發微》,科學出版社,北京,1958。

 龐樸:《公孫龍子研究》,中華書局,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