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機器模擬和擴展人的智慧的科學。它可用來指導智慧型機器的設計,也可闡明人類的智慧。

  1950年,著名英國數學傢A.M.圖林(1912~1954)在其《電腦器與智慧》的論文中,首次提出“機器能夠思維”的論點,促使人們積極探索智慧模擬的具體途徑。50年代中期,由於電腦技術的發展,以及它與控制論、資訊理論、數理邏輯、神經生理學、心理學、語言學和哲學的相互滲透,人工智慧作為一門新學科開始形成。1956年,在美國達多馬斯大學召召開瞭有關人工智能的夏季討論會,把人工智能正式確定為一門學科。同年,美國心理學傢A.紐艾爾、H.A.西蒙和J.C.肖編制瞭一個叫作“邏輯理論傢”的程序系統,它能證明B.A.W.羅素與A.N.懷特海《數學原理》中的數理邏輯定理,從而體現出機器智能。目前,已能用機器重新發現物理學和化學定律。中國數學傢吳文俊還用電子計算機發現瞭幾何學的“新”定理。

  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包括認知科學、知識工程、專傢系統、定理證明、問題求解、自然語言理解、模式識別、博弈、決策、機器人控制等等,其關鍵問題是知識表達,即用一種計算機可解釋的人工語言精確表示非數學的知識,以便能用機器演算和推理,得出有用的結果。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中,計算機的智能模擬已經成為主流。它有兩種基本的方法:一是算法,另一是啟發式。利用算法可以求得所需要的解,甚至是最優解,但不保證計算所花費的時間;利用啟發式可以使問題簡化,便於求解,但不保證求得最優解。此外,基於電子仿生學觀點,從神經系統的結構出發,構造人工神經網絡,雖然已經建立瞭若幹腦模型,但目前仍局限於人腦局部功能的模擬。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機器智能的水平,仍有待深入研究。

  人工智能的認識論意義,在於它使人的思維這種精神活動能用機器的物質過程再現出來。辯證唯物主義不但承認物質的東西產生精神的東西,而且承認能用物質的東西再現精神的東西,這種再現有助於揭示思維過程本身認識精神活動的機制,擴大人的認識能力。列寧提出,對於那種看來完全沒有感覺的物質如何跟那種由同樣原子構成但具有明顯感覺能力的物質發生聯系的問題,應作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人工智能正好提供瞭這種研究。因為,人工智能是建立在信息處理的基礎上,而信息標志著從無機物演化到理性生物的有序程度的提高,使我們能研究沒有感覺的機器同有感覺的動物以及具有最高思維能力的人之間的聯系,說明世界物質的統一性。

  在人工智能的哲學討論中,還涉及計算機和機器人能否成為認識主體的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計算機和機器人能夠進行相對獨立的認識活動,已經成為認識主體。另一種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是人的智能在機器中的再現,但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智力的放大,亦即人腦的延伸,無論科學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智能機器始終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工具,而不可能成為認識主體。將來的機器能不能思維?人工智能究竟有沒有界限?這是科學需要研究的問題,也是哲學需要探討的問題。隨著人類認識的逐步深化,人工智能必將日益發展。試圖用機器完全取代人腦,或者否定人工智能不斷發展的可能性都是錯誤的。

  智能機器是機器系統發展的嶄新階段,具有深遠的社會影響。如果說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工具機的發展,使人類擺脫瞭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瞭第一次產業革命;那末,以計算機為先導的智能機器的發展,則會使人類擺脫繁雜的腦力勞動,開創一次新的產業革命。這樣,人類將進入信息化社會,知識和智力將成為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說電力技術終將成為消除城鄉對立的最強有力的杠桿;那末,智力技術則終將成為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差別的最強有力的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