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思想傢。號達觀子。生卒年及裏籍不詳,曾隱居少室山。唐玄宗時曾作過江陵節度副使、禦史中丞等官。他研究道教經典和兵法,著作有《陰符經疏》、《太白陰經》、《孫子註》等。李筌反對蔔筮禳祀。他說:“任賢使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蔔筮而事去;貴功賞勞,不禳祀而得福。”在宇宙起源問題上,他繼承瞭唯物主義元氣論的思想傳統,認為“人稟元氣所生,陰陽所成。淳和平淡,元氣也”,提出天地由陰陽二氣構成,二氣又產生瞭五行,五行又產生瞭萬物。

  李筌有著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他主張在重視地形條件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他認為,地形隻能作為“兵之助”,“地之險易因人而險”。認為人的勇怯不是天生的,指出“勇怯在乎法,成敗在乎智”,“能移人性,變人之心者,在刑賞之間”。他還認為國傢的強弱是可改變的,但弱者貧者,必須“乘天之時,因地之利,用人之力,乃可富強”。李筌還指出要充分利用有利形勢和時機,掌握主動,“見利乘時”,“遭時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