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

  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傢、宣傳傢、教育傢和哲學傢。

  生平 李達號鶴鳴。湖南零陵人。1890年10月2日生。1913年留學日本東京京第一高等師范。1918年回國與許德珩等共同發動反對段祺瑞政府的學生示威運動;失敗後於同年再赴日本全力鉆研馬克思主義。1920年回國參加籌建中國共產黨,主編《共產黨》月刊。1921年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黨中央宣傳主任。1923年任湖南自修大學學長,主編《新時代》雜志。1926~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編審委員會主席及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代理總教官。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至1949年,他在國民黨政府統治區長期擔任大學教授,曾任教於上海法政學校、暨南大學、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中國大學、朝陽大學、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等校。他不顧反動派的通緝、解聘、搜捕、毒打等種種迫害,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撰寫和翻譯瞭大量理論著作。他還於1928~1932年在上海創辦昆侖書店,出版馬克思主義著作。1932年赴泰山為馮玉祥講授辯證唯物論。1933年赴張傢口勸說馮玉祥聯共抗日。抗日戰爭期間再度為馮玉祥及其研究室人員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副校長,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哲學會會長。1966年8月24日在武漢逝世。遺文編為《李達文集》(4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對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 李達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付出瞭畢生的精力,在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史學、法學等領域取得瞭開拓性的成就,而以哲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最早傳播者之一。1918~1919年,他在日本期間就翻譯瞭《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發表瞭《社會主義的目的》,熱烈宣傳社會主義。他在中國共產黨創立前後發表的《社會革命的商榷》、《討論社會主義並質梁任公》、《無政府主義之解剖》、《評第四國際》等論著,比較完整準確地闡明瞭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論,旗幟鮮明地批駁瞭當時國內外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對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思想理論建設起瞭重要作用。1926年6月出版的《現代社會學》,是中國第一部聯系革命實際,系統論述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深受革命人民的歡迎,重版達14次。1928~1930年,他發表瞭《中國產業革命概觀》、《社會之基礎知識》、《民族問題》等專著,翻譯瞭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河上肇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等著作。其中1929年3月出版的《社會之基礎知識》一書,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剖析中國社會,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前途等根本問題作瞭正確的論斷。1932~1937年,他撰寫瞭《社會學大綱》、《經濟學大綱》、《社會進化史》、《貨幣學概論》,翻譯瞭西洛可夫等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其中《社會學大綱》於1935年作為大學講義印行,1937年5月正式出版,對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作瞭全面系統而有獨創性的闡述,被毛澤東譽為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列主義的哲學教科書。1947年,他撰寫瞭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剖析法律現象的專著《法理學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發表瞭《〈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胡適思想批判》、《唯物辯證法大綱》等大量論著,在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方面作出瞭新的貢獻。他勇於堅持真理的革命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深受人們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