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傢、邏輯學傢、人文主義者。生於皮卡迪的卡茲。青年時代做過小職員,並堅持自學,後來曾任法蘭西學院的哲學和修辭學教授。1572年在宗教大屠殺中被殺害。他的主要邏輯著作有:《論辯術》、《學藝的學派》等。

  皮埃爾認為認識的源泉是人天生的智慧和理性,不是神的啟示,強調認識要有正確的方法,反對中世紀煩瑣無聊的爭論。他猛烈地抨擊被中世紀神學傢們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亞裡斯多德以及被經院哲學僵化瞭的亞裡斯多德邏輯。他的第一篇學位位論文題為《亞裡士多德所說的一切都是虛構》,就表現瞭批判亞裡士多德的傾向。但在後來,他對亞裡士多德邏輯的態度有所改變。他研究瞭亞裡士多德的三段論理論,並為三段論的第一、二、三格分別增補瞭以單獨概念做中詞的論式。不過,他並沒有明確地用公式表示這些論式,隻是列出瞭類似“渥大維是凱撒的繼承人,我是渥大維,所以,我是凱撒的繼承人”,這樣一些具體的推理。

  拉拉梅的皮埃爾的邏輯思想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在法國、德國都曾有過他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