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重要概念,與“漸悟”相對。謂眾生無須長期修習,一旦把握佛教真理,顯露真如本性,頓然覺悟,當即成佛。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首倡“頓悟”說的是晉、宋間的道生。慧達《肇論疏》說:“竺道生法師大頓悟雲,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語照極。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釋,謂之頓悟。”意謂佛理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故悟理亦不能分階段實現。唐代禪宗創始人慧能更為著力闡發“頓悟”說,在他看來,“頓悟”就是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故說:“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伍,頓見真如本本性。……今學道者頓伍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慧能將自己的主張稱為“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