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揭示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的經濟學著作。寫於1916年1~6月,1917年4月在彼得格勒“孤帆”出版社出版。中譯文載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列寧全集》第22卷。

  這部著作由俄文版序言、法文德文版序言和10章組成。前7章揭示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徵。提出這些主要特徵是:①生產和資本的積聚已經發展到這樣高的程度,以致造成瞭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②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已融合為一,在這個“財財政資本”的基礎上形成瞭財政寡頭;③與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④分割世界的資本傢的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⑤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瓜分完畢。第8~10章,在上述基礎上聯系政治進行分析,揭露帝國主義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反動性,得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的科學結論。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手搞的第1頁

  著作在哲學方面的重要意義是:① 貫徹並發揮瞭“觀察的客觀性”,它象《資本論》一樣對問題分析的每一步都用事實即用實踐來進行檢驗,貫徹瞭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原則。序言明確指出,本著作是根據各國不容爭辯的統計綜合材料和資產階級學者的自白,來說明帝國主義時代的“總的情況”,告誡人們社會現象極端復雜,隨時都可以找到任何數量的例子或個別的材料來證實任何一個論點。所以,科學的態度應當是把握“經濟生活基礎的材料的總和”。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俄文第1版的封面

  ② 充分運用瞭辯證法的矛盾分析方法來分析帝國主義階段的問題。著作揭露瞭機會主義,特別是K.考茨基“超帝國主義論”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與和平主義實質,提出他們以詭辯冒充辯證法,在“批評”帝國主義中回避和掩飾瞭帝國主義最深刻、最根本的矛盾、壟斷同與之並存的自由競爭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的矛盾,等等。著作對帝國主義特征的分析以及由此得出的政治結論,都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的結果。

  ③ 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論證瞭帝國主義階段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深刻揭示瞭這個階段的本質及其發展的必然趨勢,為無產階級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國或幾國勝利的思想及其鬥爭策略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從理論上武裝瞭俄國和各國人民群眾,鼓舞他們奪取革命鬥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