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樂觀主義相對立的消極的人生觀。它認為惡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力量,人生註定遭受災難和苦惱;善和正義毫無意義,道德的價值隻在於戕滅欲望。

  悲觀主義作為一種道德理論,起源於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懷疑論、斯多阿學派和新柏拉圖學派的倫理學說,並在宗教倫理思想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特殊表現。在近代,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危機的加深,悲觀主義遂形成一種系統的道德哲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紀德國哲學傢A.叔本華。他認為“生存意志”必然給人帶來痛痛苦,不幸是人生的普遍法則,悲觀是人的本質;善是消極的,惡是積極的,“生存意志”使一切喪失所有價值,人生如夢,自殺是求生意志的表現。F.W.尼采進一步發揮瞭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他認為由於人類認識到幸福的不可實現和苦難的不可避免,所以人生隻是渴求“無”和走向死亡。20世紀出現的存在主義道德理論也帶有悲觀主義特征。悲觀主義是沒落階級和階層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它與歷史的發展和社會道德進步的客觀規律相背離,其社會作用是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