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中國西周政治傢、思想傢。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亦稱叔旦。因他的采邑在周地(今陝西岐山北),故後世稱周公。在協助武王伐紂滅商的鬥爭中,他立瞭大功。武王死後,成王年幼,周公掌管政事。他的兄弟管叔、蔡叔等人,在奉命監督殷殷人時勾結紂子武庚,並聯合東方夷族,發動瞭叛亂。周公率師平定叛亂。此後廣泛分封諸侯,營建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遷移“殷頑民”,完善以禮為主要內容的典章制度,鞏固瞭西周的統治秩序。

  周公註意總結和吸取夏、商統治的經驗與教訓,並以文王為榜樣,他在《大誥》等文獻中,系統地闡發瞭對政治基本問題的看法和主張。主要是:①用天意作為西周的統治根據,但認為“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尚書·康誥》),“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君奭》)。意思是天威並非誠實可信,而民情卻總是可見的,表明小人是難以治理的;天並不可信,重要的是要發揚文王的德政。他指出夏、商亡國的根本原因在於“不敬厥德”,要求統治者要“敬德”以求“永命”,從而提出瞭敬德、保民、永命的統治思想。②他認為最高統治者要勤政無逸,還要重視各種官員的選用和統治集團的團結,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各級統治者要盡力治民,加強庶獄和武裝的管理,謹慎地使用刑罰,講求統治策略。

  周公的政治思想對西周王朝處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指導作用,推進瞭西周奴隸制國傢的發展,實現瞭由“殷人尊神”到“周人尊禮”(《禮記·表記》)的轉變,對後世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成為儒傢的重要思想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