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非洲伊斯蘭國傢組成的國際組織。1969年9月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第一次伊斯蘭國傢首腦會議和1970年3月、9月分別在吉達和卡拉奇舉行第一、二次伊斯蘭國傢外交部長會議以後,於1971年5月正式成立伊斯蘭會議組織。到1989年共有46個成員國。

  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宗旨是:鞏固成員國之間的伊斯蘭團結;加強成員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消除種族隔離與種族歧視,反對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採取必要步驟維護建立立在正義基礎上的世界和平與安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其權利和解放其領土的鬥爭;加強全體穆斯林人民保障其尊嚴、獨立與民族權利的鬥爭。

  主要活動形式是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1974年2月在拉合爾、1981年1月在塔伊夫、1984年1月在卡薩佈蘭卡、1987年1月在科威特分別舉行瞭第二、三、四、五次伊斯蘭國傢首腦會議,著重討論諸如巴勒斯坦、兩伊戰爭、阿富汗和黎巴嫩局勢以及伊斯蘭合作等問題。1988年4月在科威特舉行的小型首腦會議,聲明譴責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鬥爭和合法地位;支持聯合國關於要求兩伊停火的決議;主張全面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伊斯蘭國傢外長會議每年舉行例會一次;自1980年以後遇有特殊情況也舉行特別會議,至1989年共召開過18次。秘書處為執行機構,設在沙特阿拉伯的吉達。此外還設有聖城委員會,伊斯蘭經濟、文化與社會事務委員會,常設財政委員會,科技合作、經濟與貿易合作、新聞與文化等常務委員會,以及聖城基金、國際伊斯蘭遺產委員會、國際伊斯蘭法委員會等10餘個附屬機構。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存在加強瞭伊斯蘭國傢的團結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