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什葉派主要支派之一。亦稱七伊瑪目派。

  歷史 8世紀中葉,什葉派第六代伊瑪目賈法爾·薩迪格以長子伊斯瑪儀酗酒為由,剝奪其作為繼承人的資格,另立次子穆薩·卡孜姆為伊瑪目繼承人。而伊斯瑪儀的追隨者,則要求維護伊斯瑪儀的伊瑪目地位,而引起內部意見分歧。伊斯瑪儀去世時(約760年後),其父曾召集各方面名人,公證伊斯瑪儀的死亡,然後下葬。儘管如此,伊斯瑪儀的追隨者拒不承認穆薩·卡孜姆姆是合法的第七代伊瑪目,並不認為伊斯瑪儀已死。他們認為,即使伊斯瑪儀已死,繼承權也應屬於伊斯瑪儀的長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765年賈法爾·薩迪格死後,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的擁護者形成瞭伊斯瑪儀派。

  899年,該派的支派卡爾馬特派在艾卜·賽義德的領導下,在波斯灣西岸巴林建立卡爾馬特共和國,在敘利亞、波斯、阿拉伯半島南部以及中亞地區有廣泛的影響。893年,也門的伊斯瑪儀派宣教師艾卜·阿佈杜拉·侯賽因到北非傳教。909年,賽義德·本·侯賽因以歐拜杜拉·馬赫迪的名義到達北非,建立瞭法蒂瑪王朝。969年,法蒂瑪軍隊占領埃及,該派領導中心隨之遷到埃及。

  從法蒂瑪王朝開始,伊斯瑪儀派不斷分裂,產生許多派別,如印度、也門的波豪拉派;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的德魯茲派;敘利亞、土耳其的努塞爾派和波斯、土耳其等地的崇真派等。尼紮爾派的後代阿迦汗在印度孟買建立中心,並為世界上現存的絕大多數伊斯瑪儀派承認為教主。中國的塔吉克族穆斯林,屬伊斯瑪儀派系,有阿迦汗的信徒。而堅持早期伊斯瑪儀派傳說的是波豪拉派。

  教義特點 伊斯瑪儀派支派較多,宗教思想諸多分歧,但其主要的共同點在於:

  ①“7”是神秘的數字。該派認為安拉說“有,它就有瞭”,是由7個阿拉伯字母組成的,代表7個歷史時代的7位受命先知所傳天啟經文的原型。認為整個宇宙的發展周期是7個時代,每個時代開始都有一位納提格(代言者先知)出現,作為新時代開始的標志。6個時代已經出現瞭,6個先知分別是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薩、爾撒和穆罕默德;由於在每位先知所受的天啟經文中都有一般人不能領悟的隱意,所以在每位先知之後都有解釋經文隱義的7位伊瑪目出現。第一位伊瑪目被稱為“撒米特”(沉默者)。各代的第七位伊瑪目品位逐步提高,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先知,他們廢除前一代代言者先知所立的教法而重立新法。在穆罕默德的時代,阿裡是“沉默者”,哈桑未被列入伊瑪目之列,而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是第七位伊瑪目,並即將重現而成為第七位先知,開創第七個歷史時代,而且將廢除伊斯蘭教法,帶來對隱義真理的全面揭示而沒有表義的教法。按教義,他將統治世界並結束物質世界,對人類進行最後審判。

  伊斯瑪儀派教義中的“內學”,據說是分等級而秘傳的,而這種秘傳也分為7級。他們把《古蘭經》分為14個由7章經義組成的單元和14個單獨的章以及另外兩章。

  ②天啟經文的表義和隱義。該派認為一切天啟經文和教法中有表義(外學)和隱義(內學)兩種學問。表義是對天啟經文的公認的解釋和經文規定的教法,是隨不同的先知而變更的;而隱義是隱藏在經文和教法中的關於安拉的知識,是一貫不變的。隻有安拉的知識是拯救靈魂的法寶,而這些知識隻有伊瑪目才能使人們獲得。

  ③宇宙流出說。10世紀初,伊斯瑪儀派傳道師納薩菲創立瞭一種源自新柏拉圖主義的宇宙流出說。安拉被認為是超乎人的理解,超乎任何形容詞或名稱,超乎存在與不存在的。通過他的神智“命令”創造瞭能動的理性。它是第一個原始實在,是宇宙理性從理性中流出宇宙魂;由宇宙魂流出7個擁有眾星的天體;通過天體的運轉,它的各個因素及特性如幹、濕、冷、熱等混合在一起形成合成物:土、水、空氣和以太。當這些合成物混合在一起後,產生有生長靈魂的植物,從植物中產生有感覺靈魂的動物,從動物又產生有理性靈魂的人。這個體系特別強調精神、星辰和物質世界的類似,強調作為小宇宙的人與作為大宇宙的物質世界的類似。

  ④伊瑪目為安拉之所在說。法蒂瑪王朝時期,關於伊瑪目的問題發生瞭混亂。歐拜杜拉開始自稱是伊瑪目的重現──馬赫迪,說賈法裡之後的伊瑪目不是伊斯瑪儀而是他的另一個兒子阿佈杜拉。但不久又恢復瞭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是被期待的伊瑪目之說,並承認其為自己的祖先。又說是在穆罕默德與歐拜杜拉之間有3個隱遁的伊瑪目。而他們的哈裡發是隱遁伊瑪目的代理人,也是伊瑪目。把穆罕默德作為救世主重現於世的日子,定在法蒂瑪王朝第七代伊瑪目之後(即所謂穆罕默德時代的第2輪7位伊瑪目滿期之後)。然而由於法蒂瑪王朝在七傳之後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重現之日不得不一再推延。較晚時期的一些現象表明,伊斯瑪儀派中一部分人有“伊瑪目就是安拉之所在”的思想;法蒂瑪王朝第六位哈裡發哈基姆有自認為是安拉的化身的傾向;而尼紮爾派第五任伊瑪目也提出,每個時代的先知都承認伊瑪目是安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