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義,與“道”相當。《道樞·真一篇》稱蕓蕓萬物“其變化之源,始生於一,終複於一,所以曆萬變而不窮”。《老子》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宋林希逸註雲:“一者,道也。”《太平經》稱“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認為採用守一之法,可以得到天地開闢之要諦,不僅可以求得自身的長生,而且可以實現太平之世。葛洪《抱樸子內篇·地真》也認為“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守一”不僅能夠長長生,而且“白刃無所措其銳,百害無所容其兇,居敗能成,在危獨安”,可以“行萬裡,入軍旅。涉大川,不須卜日擇時,……終不復值殃咎地”。

  守一之法又分為守真一、守玄一兩種。《道樞·真一篇》稱真一者,“在乎氣液”,“煉氣液以生龍虎,合龍虎以成變化,使九還七返,混一歸真”,可得長生之根。道教內丹傢引申為“真水”,以其“積氣生液,積液生氣”、“氣液相生”之故也。“玄一”者,“與真一同功”,“守玄一復易於守真一”,並且可以得到“分形之道”。《抱樸子內篇·地真》又雲:“真一有姓字長短服色目,玄一但此見之。……守玄一,並思其身,分為三人,三人已見,又轉益之,可至數十人,皆如己身。”《老子想爾註》亦謂“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因此,“一”僅指為“氣”,“一不在人身”,“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守一者指“教人守誡不違”。如果不行其誡,即為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