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醫學傢。即張機。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人。據說曾任長沙太守。少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東漢末,疾疫流行,仲景宗族在不滿10年中死去三分之二,主要病狀都是傷寒發熱,然後轉至危殆。仲景悲痛之餘,發憤著書,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成《傷寒雜病論》。吸收《內經》、《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諸書精義。依據傷寒發熱病整個起始發展變化過程以及病邪侵害臟腑經絡程度,結合患者內在正氣盛衰,總結傷寒發展規律和辨證施治法則,為中國古代醫學開創瞭理論與與臨床實際相結合的典范。

  《傷寒雜病論》包括“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內容。傷寒部分(即《傷寒論》),按該病起始為發熱的特征,分成六種證候類型,即三陽(太陽、少陽、陽陰)、三陰(太陰、少陰、厥陰),三陽表示熱實,三陰表示寒虛。根據病邪侵入肌體程度、病勢緩急,用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證施治確定病情。六經病證各有主治方,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結合《內經》有關正治、反治、異病同治、同病異治各種治則,共包括397法、113 方。其中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等,方簡意明,具有臨床實際效果,便於學者掌握。

  雜病部分(即《金匱要略》)主要論述傷寒以外的各種內科疾患,如痙、濕、暍、中風、歷節、血痹虛勞、肺痿、肺癰、咳嗽、胸痹、心痛、短氣、腹滿、寒疝、風寒積聚、痰飲、消渴、黃疸、驚悸、吐衄、嘔、吐、噦、下利,以及一些外科瘡癰、婦女妊娠和各種雜療急救癥治。這部分論述不以六經論治,而是根據病證按臟腑病機辨證治療。各類雜病,均有主方。同時講求藥物配伍。一些方劑,除湯、散、丸外,還有酒、熏、洗滴等多種療法。

  張仲景還特別提出治療“未病”的觀點,即認為醫生治病首先應從預防疾病出發,其次,也要懂得既病之後,臟腑傳變的關系。

  《傷寒雜病論》撰成後,因戰亂原稿散佚,後幸經晉代王叔和收集整理,改編成《傷寒論》、《金匱玉函方》二書。迄於北宋中期,校正醫書局復依據幾種傳本,重新整理成《傷寒論》、《金匱玉函經》、《金匱要略》三種書籍。

  張仲景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由宋迄今,註釋和闡發各書奧義的醫傢很多。張仲景方被推為“眾方之祖”,稱為經方。張仲景並被尊為“醫聖”。河南南陽重修瞭張仲景紀念祠,成立瞭張仲景國醫大學,以弘揚其醫學成就。

  外國如日本對於張仲景研究也很深入,論著頗多。特別是19世紀時,日本還先後發現康平三年(1060)侍醫丹波雅忠抄錄的《傷寒論》卷子本,以及康治二年(1143)沙門瞭純依據唐人寫本所抄錄的《傷寒論》。兩書原本均較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的《傷寒論》時間為早,內容也有許多不同,對考訂《傷寒論》原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隋書經籍志》還記載:《張仲景方》15卷、《張仲景評病要方》1卷、《張仲景療婦人方》2卷,均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