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於脈外的氣。衛有保衛、衛護之義。與營氣相對而言,衛氣屬陽。衛氣生於水谷,源於脾胃,出於上焦,行於脈外,性質慓悍,運行迅速而滑利。具有溫養內外,護衛肌表,抗禦外邪,滋養腠理,開闔汗孔等作用。衛氣不固和營衛不和都會導致疾病發生。

  衛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化生,是水穀之氣中比較慓悍滑疾的部分。《素問·痹論》說:“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它的活動力很強,流動很迅速,不受脈管的約束,運行於脈外。衛氣運行於皮膚、分肉之間,則則能溫養肌肉、皮膚;衛氣熏於盲膜,散於胸膜,則五臟六腑得到溫養。衛氣不但能溫養內外一切臟器組織,而且具有滋養腠理,開闔汗孔,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的作用。《靈樞·本藏篇》認為:“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概括瞭衛氣的主要功能。

  衛氣雖行於脈外,但仍然依傍著脈道而運行。其運行與晝夜變化及寤寐有關。白晝人寤,則行於陽;黑夜人寐,則行於陰。行於陽是行於體表手足三陽經脈,行於陰是行於內在五臟。衛氣行於陰,是從足少陰經註於腎,而後至心、肺、肝、脾,復還於腎。

  衛氣的病證主要有衛氣不固和營衛不和。衛氣不固則皮膚腠理疏松,易受外邪侵入而得病。發病時多有怕風、自汗等癥狀,治宜益氣固衛。營衛不和可見發熱、惡風寒、自汗出等癥狀,治宜調和營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