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皮膚上遍發水皰,壁薄而透明,易腐爛潰破為特徵的常見化膿性皮膚病。又名黃水瘡、天皰瘡。具有接觸傳染及自身接種的特性,多見於夏秋之季,在2~6歲兒童中流行。膿皰瘡病變僅在表皮,若及時治療可不留疤痕。若未能及時治療,少數病人可併發腎炎、肺炎,新生兒膿皰瘡,有可能併發敗血癥。

  古代對膿皰瘡早有認識,並指出能自發傳染及相互傳染。如《洞天奧旨》指出其膿水流到之處,即便生瘡。《瘡瘍經驗全書》也說,此瘡之發,闔傢相染。

  膿皰瘡多因感受暑濕熱毒,以致氣機不暢、疏泄障礙、熏蒸皮膚而成。若小兒體質虛弱、皮膚細嫩、汗多濕重、暑邪濕毒更易侵襲而致病。膿皰瘡多發於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皮損初起為紅斑或水皰,約黃豆至豌豆大小,迅速變為膿皰,界限分明(四周有輕度紅暈),皰壁極薄,容易破裂,顯出濕潤而潮紅的瘡面,流出黃水,幹燥後結成膿痂,痂皮逐漸脫落而愈。皮損初起感瘙癢,破後糜爛時疼痛。一般無全身不適或有輕度發熱,嚴重者可有高熱、形寒,面目浮腫,尿少等證。新生兒患膿皰瘡,因抵抗力弱,病情重且易產生並發癥而致生命危險。本病一般一二周痊愈。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綿延數周或數月。

  臨床常見證型有:①濕熱型:膿皰較多、密集、色黃,周圍有紅暈,破後糜爛而鮮紅,附近臖核腫大,或伴易發熱,口幹,尿黃,便燥,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等。治宜清暑利濕、清熱解毒,用清暑飲加減。②脾虛型;膿皰稀疏,色淡黃,周圍紅暈不顯,破後糜爛面淡紅,或伴有面色㿠白或萎黃,納呆神倦,便溏,苔薄舌淡,脈濡細。治宜健脾滲濕,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外治:膿皰瘡主要以外治為主。①青黛散外撲或用麻油調成糊狀外搽,每日二三次。②用顛倒散洗劑外搽,每日四五次。③糜爛後結膿痂較厚者用5%硫磺軟膏外敷。

  護理與預防:①病變處禁用水洗,如欲清洗膿痂,可用10%黃柏溶液擦洗。②炎夏季節每日洗澡一二次,浴後撲痱子粉,保持皮膚幹燥。③病變部位應避免搔抓,防止傳播。④幼兒園、托兒所在夏季要對兒童每日檢查,發現患兒,立即隔離治療,患兒接觸過的物品應及時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