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抑制咳嗽反射中的任何一個環節而起作用的藥物。咳嗽是一種防禦性反射,當各種理、化因素刺激呼吸道粘膜上皮下的機械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時,衝動通過迷走神經傳入位於延髓中的咳嗽中樞,再經過傳出神經將衝動傳至喉頭肌和參與咳嗽動作的肌肉,產生咳嗽。可將呼吸道內積聚的痰液和異物排出,以保持呼吸道清潔和通暢。但是頻繁而劇烈的咳嗽可影響病人的休息和睡眠,促進疾病的發展,因此需要用藥物來緩解咳嗽。通過抑制咳嗽中樞起作用的藥物稱為中樞性鎮咳藥;而抑制咳嗽反射其他環節的藥物稱為為末梢性鎮咳藥。

  中樞性鎮咳藥 分為成癮性和非成癮性兩類。嗎啡是很強的中樞性鎮咳藥,但對呼吸中樞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且成癮性很大,因此臨床上極少應用。可待因是從鴉片中提取的嗎啡甲基衍生物,作用與嗎啡相似,但鎮咳作用及不良反應、成癮性均較嗎啡弱,臨床上可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幹咳。近年來合成許多新的中樞性鎮咳藥,且沒有成癮性和抑制呼吸作用。此類藥物有咳必清、咳美芬、咳平、咳必定、咳福樂,又稱咳快好等。此類藥物有的臨床效果已被肯定,有的尚待評議。

  末梢性鎮咳藥 分為局麻性和緩和性兩類。前者對呼吸道粘膜末梢感受器有局麻作用。如退咳有較強的局麻作用,鎮咳效果比可待因弱,但不抑制呼吸中樞,僅有輕度惡心、頭暈、鼻塞等副作用。甘草流浸膏屬後者,服用此藥後能保護咽喉部粘膜少受刺激,而緩解咳嗽,其制劑有復方甘草合劑或稱棕色合劑有鎮咳祛痰作用。

  此外,一些中草藥也有鎮咳作用,如半夏制成的半夏露、橘紅丸;貝母、牡荊油膠丸、紫花杜鵑等。